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30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初滤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光催化反应池构建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进水水质为低污染水,针对湿地设置3种水力负荷(0.8、1.2、2.0 m3·m-2·d-1),针对光催化反应池设置3种因素3个水平[紫外光照时间(3、6、9 h)、pH(4、6、8)及曝气量(0、2.5、5.0 L·min-1)]的正交试验,研究该系统对低污染水中氨氮(NH+4-N)、总氮(TN)、正磷(PO43--P)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湿地在1.2 m3·m-2·d-1水力负荷下对NH+4-N、TN、PO43--P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4.73%、63.52%、75.66%和47.27%,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2)光催化材料表面的TiO2纳...  相似文献   
92.
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湿地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区划目标前提下,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工具,从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区域发展优势度3个方面,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大区、6个亚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普者黑流域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个小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林生态农业建设功能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低下,区域经济发展需以水源保护为前提;东部生态旅游功能区的生计模式搭配不合理,区域应将生态环保理念与经济发展结构相结合;南部湿地生态保护功能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突出,但工业污染严重,控制区域工业污染同时应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大肠杆菌生物被膜(Biofilms,BF)对耐药性的影响及抗生素对BF形成的作用,以陕西关中地区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的 35 株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果红琼脂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菌体形成 BF 的能力;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 BF 形成前后菌体耐药性的变化;用结晶紫染色法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对 BF 的影响。结果显示,35 株大肠杆菌中有 19 株(54.29%)为 BF 阳性,以形成强、中膜能力为主(84.21%);大肠杆菌形成BF后使头孢噻呋、链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提高4~16 倍和8~64 倍;抗生素对BF形成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加强,其中环丙沙星、头孢噻呋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
为了探究重金属—砷污染对植物生长及根系分泌正构烷烃的影响,以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土培模拟试验研究香蒲叶绿素含量、植物鲜重和根系分泌正构烷烃化合物含量对不同砷污染水平(50mg·kg-1(低浓度),150mg·kg-1(中浓度),600mg·kg-1(高浓度))的响应差...  相似文献   
95.
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幼鱼在35 kg·m-3、65 kg·m-3、95 kg·m-3和125 kg·m-3的密度下养殖60 d,第30和第60天时分析鱼的日增质量并应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垂体生长激素(GH)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0~30 d养殖期内,35 kg·m-3和65 kg·m-3密度组间及95 kg·m-3和125 kg·m-3密度组间的鱼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但前2个密度组的鱼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后2个密度组;而养殖第30天时各养殖密度组间GH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30~60 d养殖期内,35 kg·m-3和65 kg·m-3密度组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125 kg·m-3密度组,但其余各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养殖第60天时,35 kg·m-3和65 kg·m-3密度组GH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95 kg·m-3和125 kg·m-3密度组。结果表明革胡子鲶幼鱼的日增质量与垂体GH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不存在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油蒿群落组成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油蒿群落占优势的科依次为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藜科;油蒿群落物种组成的生态-生活型特征明显,如地面芽植物较多,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的比重较大,旱生植物占重要地位,沙生植物占优势等.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油蒿群落划分为5种类型:油蒿+沙米群落,油蒿+虫实、沙米群落,油蒿+以沙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油蒿+以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沿油蒿+沙米群落到油蒿+以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盖度逐渐增大,物种组成逐渐增加,群落分布的地貌类型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向固定沙地演变,可以认为是油蒿沙地植被的正向演替过程,即油蒿沙地植被的恢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群落结构渐趋复杂,群落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7.
水分对崩岗土体抗剪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三轴剪切实验研究崩岗不同土层抗剪特性随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红土层粘聚力逐步增大,当含水量达到22%后,粘聚力急剧下降;砂土层的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粘聚力变化幅度较小,碎屑层的粘聚力随含水量变化呈波动性变化.(2)3个土层的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3)3个土层的抗剪强度也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革胡子鲶科学的高密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养殖30 d时,养殖密度仅影响胃和肠道中段的纹状缘厚度。35 kg/m3密度组的胃纹状缘厚度显著低于65、95和125kg/m3密度组。肠中段的纹状缘高在35、65和95 kg/m3密度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125 kg/m3密度组。养殖60 d时,35 kg/m3密度组的肠中段纹状缘显著厚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但粘液细胞则显著小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而65、95和125 kg/m3密度组间纹状缘高度和粘液细胞大小差异不显著。35 kg/m3密度组与65 kg/m3密度组、95 kg/m3密度组与125 kg/m3密度组肠中段和肠后段的肠壁厚和肌肉层厚无显著差异,但35和65 kg/m3密度组显著高于95和125 kg/m3密度组。[结论]养殖密度仅对革胡子鲶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少量测量指标有影响,与革胡子鲶的高耐受性和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
大菱鲆饥饿前后消化道的定量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技术等,对大菱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饥饿前后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量了食道、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层厚以及食道和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的消化道由内至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食道和肠道具有杯状细胞,且从前肠到直肠杯状细胞数量增多,但粘膜皱褶逐渐变矮。食道肌肉层为内纵外环的横纹肌,而胃和肠道为内环外纵的平滑肌。饥饿10d大菱鲆的消化道纹状缘高度均无显著变化,但肠道纹状缘有断裂脱落现象;从食道到直肠柱状细胞的高度均显著降低、杯状细胞体积均显著变小;食道与胃的肌肉层厚度无显著变化,而肠道的肌肉层显著变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从防风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对防风枯萎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生防真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可拮抗尖孢镰刀菌的真菌菌株MR-97,并测定其抑菌谱;根据真菌菌落特征、显微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观察MR-97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抗生素标记法测定拮抗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进行田间盆栽试验,检验MR-97对防风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株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效果为64.44%的拮抗菌株MR-97,其对木贼镰刀菌、灰葡萄孢等8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经鉴定菌株MR-97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MR-97与尖孢镰刀菌对峙培养可使病原菌菌丝产生膨大、畸形、菌丝破损、内含物凝集等现象;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土壤含菌量最高为9.8×106 CFU/g。盆栽试验中,MR-97对防风枯萎病防效为67.86%,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土曲霉MR-97可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等多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可在土壤中较快定殖并发挥生防效力。作为优质的生防菌源,MR-97具有一定的开发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