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68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7是陕西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两用核不育系1316S为母本,恢复系R647为父本,配组选育的迟熟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等特点,2016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3.
为了筛选秦巴山区稻油轮作冬季油菜田杂草防除的安全有效除草剂,指导大面积防治,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等5种茎叶处理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考查施药前后杂草种类、数量、密度、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7.5%精喹·草除灵乳油、20%氟吡·草除灵乳油、30%氨氯·二氯吡水剂+助剂1+助剂2对油菜田杂草的株综合防效达93.30%、97.48%、93.80%,鲜重综合防效达95.87%、97.84%、94.89%,优于其他2种供试药剂。秦巴山区稻油轮作冬季油菜田杂草兼有禾本科和阔叶类,但种群结构简单,以节节麦、牛繁缕发生密度、总生物量大,为两大优势种群;选择兼除禾本科与阔叶类杂草的茎叶处理剂进行防除有效。  相似文献   
84.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有机氮肥替代部分无机氮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探索该区水稻生产的氮肥减量技术。试验共设不施肥(CK)、无机氮肥(100%N)、沼渣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RO)、微生物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OF)、秸秆替代20%无机氮(80%N+SW)5个处理。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结果表明,80%N+BOF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CK和100%N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7.21%和2.72%;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先降低再升高,放线菌先升高再降低;80%N+BRO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量,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B/F值、降低真菌数量,并减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产量构成要素、水稻籽粒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为适宜于汉中盆地稻田化学氮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5.
对陕西稻区新发现的水稻赤霉病危害症状进行了描述,对以往偶发而2010年发生较严重的稻管蓟马的形态习性及危害症状作了叙述,并对其防治方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咸阳果区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调查和观察,掌握了该病在当地的发生特点,综合分析了近年加重发生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7.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稻区一种为害普遍又长期使用杀菌剂防治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害为害日益严重^[1],各水稻种植区防治适期及次数差异较大[2],汉中稻区地处南北交界带,气候独特,水稻纹病的消长规律具有本地的特点,为此,笔者据本地的发病情况,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通过用系统选育对9个野生黑木耳菌株进行筛选,通过初筛、复筛,菌株AU5—23号具有所有目标性状,暂定名旗黑1号。旗黑1号菌丝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气生菌丝发达呈绒毛状。子实体单片簇生,商品性状好,抗绿霉等杂菌能力强。2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每100千克干料鲜耳平均产量为78.7kg,比对照品种延特5号平均增产5.9%。  相似文献   
89.
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验证了羽柴辉良方程式“即1000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理论减产量L=(41.31X-826.2)×(A/1000)kg,式中A为病丛率,x为病斑高率[(最上位病斑高度cm/株高cm)×100],与实际减产量吻合,拟合准确率95%以上,确定水稻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病丛率A10%以上,病斑高率X应低于60.03.  相似文献   
90.
50%垦原多霉威防治柑桔炭疽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室内和田间药效测试,50%垦原多霉威WP500倍液防治柑桔炭疽病效果显著。室内测定抑制孢子萌发率达100%,田间测试防效55.28%~62.1%,比当前使用的70%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的防效略高,可作为一种补充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