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3篇
  67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本文以1年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ED灯为光源,设置5个光质(红光、黄光、蓝光、绿光、白光),每个光质设置3个光周期梯度(12L/12D,14L/10D,16L/8D),探讨了不同光周期和不同光质对红砂幼苗生长和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响应特征。测定其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生物量积累、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筛选适合红砂幼苗生长的光质光周期组合。结果表明:(1)长光周期16L/8D红光下红砂幼苗的RGR、茎、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ETR和ΦSII均最高;(2)长光周期16L/8D白光下红砂幼苗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Fv/Fm最高;(3)16L/8D黄光下根冠比和NPQ最高且对红砂幼苗生长呈抑制作用;(4)综合所有指标表现,光周期光质组合为16L/8D红光更具有促进红砂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22.
为了筛选防治蚕豆赤斑病的高效药剂,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25 g/L异菌脲悬浮剂、40%嘧菌环胺悬浮剂、400 g/L嘧霉胺悬浮剂、43%腐霉利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蚕豆赤斑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225 g/L异菌脲悬浮剂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172 1 μg /mL;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C50为2.534 0 μg /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5种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为79.03%,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产量分析显示,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小区平均产量为15.8 kg,百粒质量为179.0 g,增产率为5.60%,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综合分析,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最高,并有显著的保产效果,可作为防治蚕豆赤斑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723.
724.
柴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开发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柴油发电机驱动的移动式热泵干燥系统,该系统由蒸汽压缩式热泵(热泵工质为R134a)提供热量,以卧式多室流化床为干燥室。在风道中设置换热器回收柴油机冷却水和烟气余热,以提高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针对该系统建立了流化床、热泵、柴油发电机组耦合为一体的综合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干燥室入口空气温度在60~90℃时,干燥系统的除湿能耗比先升后降,在70℃附近存在一个最大值。样机实验表明:设备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平均热泵性能系数为4.66,一次能源利用率为1.09,除湿能耗比可达3.08 kg/(kW·h),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该装置进行谷物干燥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25.
为合理选用抗性品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采用对峙培养的方法对 2016 — 2020年分离自甘肃、青海和宁夏等3省(区)25个县(区)的694株马铃薯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 de Bary]进行了交配型测定。结果供试菌株中只检测到了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未发现A1A2和SF(自育型),其中A2交配型菌株为优势菌株,2016 — 2020年占所测菌株的比例分别为86.4%、96.3%、86.4%、80.9%、96.5%。5年间A2交配型菌株占比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A2交配型比例的增大给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和抗病育种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26.
为了探索马铃薯黑痣病高效防控技术,本研究选择240 g/L噻呋酰胺SC、20%嘧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ME、0.3%四霉素AS、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1%申嗪霉素SC等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拌种防效试验.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1%申嗪霉素SC、20%嘧菌酯WG、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