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篇
林业   156篇
  9篇
综合类   58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物质生产与碳截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林复合系统由于林分、农作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储藏和固定碳具有巨大的潜力.其已经成为减少大气CO2浓度、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土地利用方式之一,将会对陆地生物圈中通量的输入和碳的长期贮藏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林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碳截存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年龄段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的总生物量分别为33.03,103.06,124.30和154.60 t·hm-2.4个年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9.95,29.30,33.24和56.94t·hm-2a-1.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年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总碳截存量分别达到了19.86,52.42,62.45和76.44 t·hm-2.  相似文献   
72.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了林地土壤酶活性特点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第2代杉木林林分年龄的增长,土壤酶活性呈递减趋势;土壤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0-30 cm土层中的酶活性明显高于30-60 cm土层;立地条件不同,土壤酶活性也不同,山顶和山脊土壤酶活性明显低于山腰,而山腰又低于山洼,自然恢复杉木林地(Ⅶ区)的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年生的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Ⅲ区);各种土壤酶活性夏季最高,其它季节酶活性因不同酶而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其它肥力因素的关系密切,林地土壤中各种酶活性之间共同作用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74.
PAHs对栾树幼苗生长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PAH s污染浓度处理对栾树幼苗生长量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的污染范围内,PAH s对栾树幼苗高生长并无抑制作用,相反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其对植株的高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对地径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污染浓度增加逐渐增大;栾树幼苗土壤微生物在污染初期会受到严重抑制,但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污染处理组的微生物数量要显著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5.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澧县4种防护林类型(环湖低丘平原区封山育林、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和防浪护堤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4种防护林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中环湖低丘平原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分别为20种和24种,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为9种和17种,平原湖区防护林中为6种(10年生的湿地松林1种,5年生马尾松林为5种)和5种,防浪护堤林为1种和2种。研究结果可为湖区营造防护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施肥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湖南省会同县3个不同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并以次生阔叶林为对照,采用实验室控制培养箱培养法.研究4个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对施肥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最低,杉木林中21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高,13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低;净硝化速率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施肥能促进土壤净矿化作用,林分年龄越大的杉木林土壤促进作用越大.升温则抑制杉木林土壤净矿化作用,但对阔叶林有促进作用;对净硝化速率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施肥增温处理的影响,介于施肥作用与增温作用之间,同施肥相比,抑制土壤净矿化作用,对21 a杉木林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杉木林净硝化速率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掌握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植物的富集系数对促进人工林养分良性循环和维护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分析了会同县杉木人工林间伐区和对照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间伐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由对照区的30.08g/kg降为27.50g/kg,下降9.38%,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因间伐后林下植被大量增加,它们对补充林地养分和养分的生物循环具有积极意义;植物种类不同,其富集系数则不同,就是同一植物,它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8.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掌握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植物的富集系数对促进人工林养分良性循环维护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分析了会同县杉木人工林间伐区和对照工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间伐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由对照区的30.08g/kg降为27.50g/kg,下降9.38%,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因间伐后林下植被大量增加,它们对补充林地养分和养分的生物循环具有积极意义;植物  相似文献   
79.
采用样方调查及取样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沙市城郊4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灌木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草本层,但均匀度指数却低于草本层;林下植被生物量总体表现为针叶林高于阔叶林;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规律明显;土壤全N、全K、速效K含量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标呈显著相关性(p0.05),林地土壤含水率、速效P、速效K含量对各项多样性指标影响较为明显;灌木层生物量与pH值、枯落物生物量与全N的相关性较大,草本层生物量与有机质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总生物量与全N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0.
5种抗性植物对湘潭尾矿不同改良方式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湘潭尾矿不同处理下锰矿废弃地抗性植物生长状况、养分吸收和重金属毒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青卫矛生长最好.荷花玉兰、棕榈、海桐、小叶女贞次之;不同树苗高增长率表现出85%尾矿土+15%矿渣+复合肥处理〉85%尾矿土+15%河沙+复合肥处理〉100%尾矿土+复合肥处理〉对照的相同规律;5种植物叶片中N的吉量100%尾矿土+复合肥、85%尾矿土+15%矿渣+复合肥、85%尾矿土+15%河沙+复合肥3种处理明显高于对照.与100%尾矿土+复合肥处理相比,荷花玉兰、冬青卫矛和海桐在85跖尾矿土+15%矿渣+复合肥和85%尾矿土+15%河抄+复合肥处理方式下,植物体的N含量较高;施肥降低了荷花玉兰、冬青卫矛、海桐、小叶女贞对Mn的吸收;供试的5种植物对Mn的富集率高于对Cd的富集率,棕榈对Mn有富集作用,而对Cd表现出负富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