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45篇
  104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452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云南野生动物肇事危害情况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各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其野生动物的数量猛增,与人的冲突日显突出,肇事危害频繁,损失严重。针对云南野生动物肇事危害的原因和特点,提出多渠道、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分析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及其沙区的发展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对沙漠土地的研究与利用情况,提出了新亚欧大陆桥沙区的经济模式和土地利用及环境变迁的时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别以鸡和鸭红细胞(RBCs)作指示剂,检测鸭体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对360份鸭血清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Re-6株)HI抗体检测时,分别使用1%鸡红细胞悬液和1%鸭红细胞悬液做指示剂,观察结果,计算阳性率、阳性一致性、阴性一致性、符合率,并进行Kappa检验。 [结果] 1%鸭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的阳性率(76.7%)显著高于鸡的(5.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共同检出13份抗体阳性和76份阴性,阳性一致性为61.9%(95%置信区间:41.1%–82.7%),阴性一致性为22.4%(95%置信区间:18.0%–26.9%),符合率24.7%(95%置信区间:20.3%–29.2%),Kappa值为-0.023(95%置信区间:-0.051–0.004)。[结论] 2种红细胞作指示剂的检测结果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果一致性强度为极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找到探索有效打破黄瑞香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黄瑞香种子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层积期、4种不同层积深度以及不同贮藏年限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 a或2 a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层积期、不同层积深度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层积期10月20日发芽率最高,11月9日发芽率最低;层积深度80 cm效果最好,40 cm发芽率最低;黄瑞香种子生理休眠属深度生理休眠。由于各因素间对打破种子休眠无交互作用,因此层积期为1 0月20日至10月30日、层积深度为60~100 cm,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选用云烟87和韭菜坪2号2个烤烟品种为试验品种,通过测定烟叶在根黑腐病发病中期丙二醛、总酚、类黄酮、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等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研究2个烤烟品种对根黑腐病的生理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发病烟株烟叶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未发病烟株,且韭菜坪2号发病烟株烟叶丙二醛含量大于云烟87,但无显著性差异;韭菜坪2号发病烟株烟叶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烟株,而云烟87发病烟株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低于未发病烟株,但无显著性差异;2个品种发病烟株烟叶的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发病烟株;韭菜坪2号发病烟株烟叶总酚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烟株,而云烟87发病烟株总酚含量虽高于未发病烟株,但两者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发病烟株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均有升高,但与未发病烟株比较,均未达显著性差异。韭菜坪2号对根黑腐病菌发病的生理响应更为敏感,可能会更容易受根黑腐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茶园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生化物质的相关性,利用HPLC-ELSD法测定茶叶中生化物质的含量,再通过对茶园9种茶叶上花蓟马的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花蓟马数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糖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类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得出,低聚原花青素类与花蓟马的通径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为糖类和儿茶素类,其中低聚原花青素和糖类的通径系数为正数,儿茶素类为负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糖类与儿茶素类仍然是与花蓟马数量相关性最显著的2类生化物质。因此,栽植时为了避免花蓟马危害,可以选择糖类含量低或者儿茶素类含量高的茶树种类。研究结果为花蓟马抗虫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明确1株从桉大毛虫上分离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防潜力,为丰富虫生真菌资源及桉树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 EF1-α、 β-tublin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不同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与产孢量为指标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用病原菌孢子液喷洒供试虫体测定其寄主范围;将病原菌孢子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东亚飞蝗、红火蚁和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使用病原菌生产的菌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调查防治效果。【结果】从罹病桉大毛虫上分离到1株虫生真菌菌株DMC01,经致病性鉴定确定其为桉大毛虫致死病原菌;经形态学特性分析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DMC01为爪哇棒束孢(Isariajavanica),全光照 (24 L∶0 D)、温度26 ℃、 pH 7、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浸粉条件下最有利于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株DMC01寄主范围初步测定其可寄生5目15种害虫,在1×108孢子/mL处理6~10 d后, 4龄东亚飞蝗、红火蚁和4龄马尾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2020年菌株DMC01菌粉对桉树林所有害虫的平均防效为51.9%,2021年平均防效达79.1%。【结论】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获得1株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该菌株对桉树林害虫具有高致病力,具有作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8.
大口黑鲈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照  冼炽彬 《淡水渔业》1990,(1):15-16,29
<正>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洲的淡水河湖中,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快,病害较少,容易饲养。在一般情况下,养殖一周年体重可达0.6~0.8公斤,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 1984年广东省引进该鱼进行试养。1987年3~4月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经过催产,自然受精与孵化,获得了一批鱼苗。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