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我国苹果园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及减量增效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黄土高原主产区(甘肃、陕西、山西)和环渤海湾主产区(山东、辽宁)5省10市18县(市、区)苹果种植户或专业合作社果园2015年用药情况。结果表明,两大苹果主产区的苹果园全年平均施用农药6~8次;防治病害和虫害的平均次数分别为7.93药次和9.37药次,防病与治虫总次数达17.30药次;平均每次施药时使用药剂约2.5种。全年所用农药种类共178种,其中,化学杀虫(杀螨)剂69种,化学杀菌剂89种,生物杀菌剂和抗生素类药剂15种。化学农药所占比重较大。单位面积果园农药使用量为5~40 kg/hm~2。各地施药水平总体差别较大。苹果园农药使用风险依然较高。针对当前苹果园农药使用中的不合理情况,提出有助于实现苹果园农药减施增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2.
为了全面评价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对列当的抗寄生性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对‘TP3313’等50个食葵品种(系)、‘内蒙杂4号’等6个油葵品种(系)进行了田间自然寄生试验,结果表明:食葵‘TP3313’为对列当免疫的品种,且病虫害发生较轻,产量相对较高(261.11kg/667m~2),因而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TP3314’为高抗列当品种,但是受向日葵菌核病危害较重,产量为219.64kg/667m~2;‘SH361-L’、‘SH338-M’等8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属耐列当品种(系),并且产量相对较高,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评价林分状态特征,为小陇山林区典型林分类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升和恢复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选取林分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木健康和林分更新等10个林分状态描述指标,对小陇山5种林分类型进行状态评价。[结果]百花阴崖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551)处于状态较好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龙门姚坝油松天然林(ω=0. 49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麦积董水沟针阔叶混交林(ω=0. 235)处于状态极差等级。[结论]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能够对小陇山林区典型森林类型进行定量描述,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林分的实际情况,能对林分状态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生长、提升森林质量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74.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的农作物病虫5级自然损失率大多在15%~45%之间,客观证实了不同病虫发生级别相同时自然危害损失率之间存在差异。一方面病虫发生量与其自然危害损失率之间理论上为逻辑斯蒂曲线关系,另一方面病虫发生级别的判定存在着人为的经验感知比较,加之病虫5级自然损失率一般低于50%,为统一简化关系且便于计算,我们将病虫1~5级相邻发生级别间自然危害损失率近似确定为倍率指数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75.
我国小麦病毒病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我国发生的小麦病毒病害种类、发生规律与侵染循环的基础上,对1987-2007年小麦病毒病在国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小麦病毒病发生呈现暴发性间歇危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年份和地区间的发病面积波动很大,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分析了影响小麦病毒病流行的因素,提出当前一段时间小麦病毒病研究与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6.
通过马铃薯对比试验,鉴定了庄浪县新育成马铃薯品种(系)的抗逆性、适应性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域内种植的优良品种(系),为新品种(系)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甘肃省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混交林为例,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N元分布全面、系统地揭示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以实现森林结构信息的精确描述和直观表达,为森林结构精准调控和重建提供基础参考信息。【方法】对70 m×70 m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Winkelmass计算每株林木的混交度(M)、角尺度(W)、大小比数(U)和密集度(C),借助Excel透视表统计N元分布相对频率,并采用R 3.4.3、Origin 2015绘制N元分布图。【结果】锐齿栎天然混交林整体及林分内大多数林木呈随机分布、混交良好、较为密集;林分整体中庸且各大小比数等级林木均接近20%;二元分布、三元分布和四元分布中该林分结构最突出特点表现为:不管结构参数如何组合,林分均表现出不同结构组合下大多数林木呈随机分布或混交良好。【结论】结构参数N元分布借助分布频率表达优势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林分结构特征信息,且不同分布之间优势互补,实现了林分结构从"点→线→面→体→超体"的精准详尽解译;双X横坐标或双Y纵坐标的3D图满足了多元分布结构信息直观展现需求;N元分布为森林结构精准调控和林分结构重建提供了先决信息。  相似文献   
78.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一个国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各国对植物或农作物病虫害控制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并要求有足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指导,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79.
根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建立了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论中的熵值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吉林省吉林市为实例,说明了熵值法在土地集约利用中评价专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采用特尔菲法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研究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能否实现辽源经济开发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