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2005~2012年的数据,测算出峄城石榴产业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益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与峄城周围其他地区的石榴产业进行比较优势对比分析,总结峄城石榴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土壤环境恶化、劳动力不足、品种结构混杂是造成峄城石榴产业比较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农户以合作社方式生产、石榴的集约化生产等措施来提升峄城石榴产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紫茎泽兰栽培平菇为材料,采用毒理学试验方法,评估紫茎泽兰栽培平菇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15 000 mg·kg-1,按照GB 15193.3—2003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紫茎泽兰平菇属无毒物质;小鼠30 d喂养试验各组血常规、血生化及脏器系数检查均未见异常;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紫茎泽兰平菇无致突变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杂草优势度七级目测法对四川省达州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危害程度和群落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达州市烟田杂草共有36科127种,其中优势杂草为马唐和空心莲子草。根据草害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杂草群落可分为马唐+尼泊尔蓼+空心莲子草+看麦娘+繁缕+酸模叶蓼+辣蓼和马唐+空心莲子草+铁苋菜+光头稗+无芒稗+牛筋草2个聚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Ⅱ聚类群的各杂草种在群落中的分布更集中,且优势杂草间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四川省宜宾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宜宾市烟田杂草共有33科94属124种,其中发生频度较高的为马唐、铁苋菜、辣子草、尼泊尔蓼、马兰、艾蒿。根据相对多度和杂草危害级值划分,宜宾市烟田危害最严重杂草为马唐、尼泊尔蓼、空心莲子草、无芒稗和鸭跖草。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摸清新型耕作模式下四川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方法,通过以传统翻耕为对照,连续5年定田定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田杂草种类基本相同。免耕不覆盖处理的杂草数量最多,翻耕次之,免耕覆盖稻草最少。小麦田杂草有2个出苗高峰:小麦播后2~3周有一个大的出苗高峰;播后6~7周有一个小高峰。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无明显影响;免耕覆盖稻草与翻耕处理的小麦产量相当,且均明显高于免耕不覆盖处理。说明免耕覆盖稻草既可以显著降低杂草发生数量和为害,同时又可以明显增加小麦产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旨在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腹泻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从10个养殖场采集54份腹泻羊拭子样品,经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50株E. coli,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达90%以上,且98%(49/50)为多重耐药菌,对8~11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68%(34/50),仅对美罗培南敏感。所有菌株均携带1~6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其中,Sul1(64%)、TetA(34%)、blaCTX-M(32%)携带率较高,未检测到blaSHV。有5株产ESBLs的E. coli携带mcr-1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8%(49/50)的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中,etrA检出率最高,为80%(40/50)。综上表明,陕西省羊源E. coli多重耐药情况严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同时,分离菌具有复杂的毒力谱。本研究为陕西省羊源致病性E. coli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四川省稻田稗属杂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四川省稻田20个稗属杂草种群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10个种群仍处于敏感或敏感下降阶段;9个种群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6个种群为低抗,3个种群为中等抗性。供试种群中近50%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抗药性,但多为低抗或中等抗性,抗药性水平总体不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地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对生态系统、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等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生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越来越大,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019年,传入四川省的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超过6.67万hm2,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稻水象甲可使入侵地水稻减产20%~50%。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三裂叶豚草和福寿螺是目前四川省内分布面积广、危害重的4种入侵有害生物。为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保障四川省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多种防治措施有机统合,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综合防治体系将是四川省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