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280篇
基础科学   478篇
  208篇
综合类   2575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1563篇
园艺   588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意义,分析了江西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论述了江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972.
为满足动物个体查找和定位,发光电子耳标应运而生。针对发光电子耳标的检测方法尚未出现,为应对此类产品的迅速推广,有必要对发光电子耳标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基于RFID射频技术测试原理,搭建发光电子耳标测试平台,通过发送发光指令,采集发光信号,实现了电子耳标发光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973.
为研究在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云南山茶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本文以半年生云南山茶幼苗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云南山茶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将对照组和重度干旱组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胁迫期间,各处理组SOD活性持续上升,重度干旱胁迫下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复水期间,POD、SOD活性都呈下降趋势,除轻度干旱胁迫组外其余两组POD和SOD活性均未能恢复到胁迫之前的水平。通过对关键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在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33个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与抗氧化酶活性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19个显著相关(P<0.05)。POD相关基因均富集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中,SOD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中,均为下调表达。在胁迫开始后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说明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在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参与了调控,积极响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974.
针对传统玉米种子活力等级分类方法耗时长、环境要求严格、对种子产生损伤等问题,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SVM算法,建立了快速、无损、高效的玉米种子活力等级分类方法。首先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将1 200粒玉米种子分组分别老化0 h,72 h,144 h。利用不同老化时间玉米种子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温度胁迫后自然冷却的玉米种子红外热像图,提取温度值作为特征。随后对玉米种子进行标准萌发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将玉米种子分为高活力,中活力和低活力3个活力等级。将温度值作为特征,活力等级作为标签分别建立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进行训练,以模型分类准确率和训练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较佳模型,最终通过网格搜索对选择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的模型,训练集准确率达到了92.4%,测试集准确率为91%,训练用时0.12s。该模型经过优化后训练集准确率达到了97.1%,测试集准确率达到了96.5%。  相似文献   
975.
[目的]研究实木地暖地板用木材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颜色变化规律,改善热处理后基材颜色较深问题。[方法]以3种树种栎木(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桦木(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和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湿空气为传热介质,以温度120~200℃、时间2~6 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总体色差(ΔE~*)等指标对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木材材性对ΔC~*影响较大,不同木材的ΔC~*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栎木、柚木ΔC~*减小,颜色趋于暗淡;桦木在140~180℃的温度范围内ΔC~*增大,颜色较热处理前更鲜明。3种木材的ΔH~*和ΔE~*均呈增加趋势,但ΔE~*变化规律较ΔH~*更明显,可通过工艺参数来准确调控。[结论]栎木色相变化的临界温度为180℃,桦木、柚木的临界温度为160℃。  相似文献   
976.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蓝小菜蛾高效的农药及其用量,选用常见的6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悬浮剂、60%呋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09、7.081、0.472、12.736、4.732、1.342 mg/L;田间防效试验中,药后7 d, 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分别为92.82%和92.36%,与其他各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为80.89%,其他复配制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均较低。在甘蓝小菜蛾的防治中,优先推荐使用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还可使用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77.
论新时代中国园艺文化的概念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艺文化起源历史悠久,园艺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研究成果也相当出色,而对园艺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研究不多,在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掘中国园艺文化的资源,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加以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978.
科研平台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主要探讨科研平台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9.
选取罗马、锡耶纳、菲奥伦蒂诺堡3座不同类型的意大利山城,解析其交通组织方式和景观处理手法,并对山地人居环境景观构成的规律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80.
利用燕麦作为基质对桑树桑黄菌丝进行固体发酵,测定固体发酵菌质中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分析固体发酵培养时间、通气培养条件与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试验结果:固体发酵不同培养时间和满瓶后不同通气培养条件对菌质中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显著,桑黄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满瓶后开盖继续培养7~1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