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不同组分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氮的影响,本试验以北方潮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轻组组分(LF)、重组组分(HF)以及各组分有机碳、氮(LFC、LFN、HFC、HFN)的变化。采用密度为1.7 g cm-3的碘化钾重液将土壤分离为轻组和重组。结果表明,0~20 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LFC)含量介于38.91~94.89 g kg-1之间,为土壤总有机碳(TOC)的6.89%~33.17%;轻组氮(LFN)含量介于1.03~3.47 g kg-1之间。耕作扰动导致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损失,随着翻耕频率的增加,LF、LFC、LFN的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还田为土壤提供外源有机物,显著提高了土壤LFC和LFN的含量。轻组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LF、LFC、LFN的含量呈递减的趋势。由于轻组的C/N比值显著高于重组和原土,因此轻组对耕作制度和土层深度的变化更敏感。不同耕作制度下HF、HFC、HFN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少免耕能减少土壤有机碳、氮的损失,秸秆能补充土壤碳库,提高土壤氮含量,因此保护性耕作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尤其对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累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辣椒雄性不育系9704A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自然突变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成对选择方法,选育了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并已成功地实现了三系配套,育成了湘辣二号、湘运一号与湘运三号3个三系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33.
湘 干椒1 号是 利用亚洲 蔬菜研究 与发展 中心干椒 材料的 多代 自交 系95 1 为母 本,湖南地方 干椒品 种的优良 自交系8001 为父 本育成 的干 椒一 代杂 种。植 株 生长 势强 ,果 实细 羊 角形,商品性 好,品质 佳;中晚 熟,从定植 到采收 红椒约70 d( 天) , 平均 每667 m 2 产干 椒350 kg , 极显 著地比对照 皇椒1 号增 产;耐旱, 耐热,抗病 性强。  相似文献   
34.
陈文超 《辣椒杂志》2013,11(2):19-20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簇生朝天椒味辣、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干制,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非常大,以"山鹰椒"常规地方品种为主。近年来簇生朝天椒由干制向加工、鲜食配料发展,南方地区开始推广栽培,由于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推广面积逐年增大。簇生朝天椒花簇生、花朵小,常规杂交制种中去雄、授粉和做杂交标记很困难,  相似文献   
35.
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农艺性状、抗病性、净光合速率与杂交辣椒营养成份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长、首花节位、株幅、叶宽、叶柄长、株高、果长、主茎高、果宽、肉厚、侧枝数。抗病性性状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疫病、CMV、TMV、疮痂病。净光合速率与营养成份间总体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结果中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  相似文献   
36.
辣椒抗病性、果实营养含量和农艺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50个辣椒地方品种的单株产量(PFY)、果实性状(FYC)、植株性状(PMC)、抗病性(RDC)和果实营养含量(FNC)两两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株性状与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最密切,其次是果实营养含量和植株性状、果实性状间,再次是抗病性与果实营养含量间,抗病性与植株性状、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最小.一般与多个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系数大于与单个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但最大的典型相关系数包含的遗传信息占总相关信息的比率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37.
1 品种特征特性 湘研17号株高55cm左右,植株开展度50cm×55cm左右,第1花着生节位12~14节,果实灯笼形,长10cm左右,宽8cm左右,果肉厚0.5cm左右,3~4心室,果肩微四,果顶四,果面光亮,棱沟浅,商品成熟果(青果)绿色或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00g,挂果性强,坐果率高。果实中Vc含量113.4mg/100g鲜重左右,全精含量3.5%左右,辣椒素含量0.02%左右,干物质含量13.2%左右。1.1 丰产性  相似文献   
38.
湘辣1号为早熟辣味型杂交品种。熟性早,定植至采收约45天,667m^2产量2000-3000kg,抗逆性强,抗疫病、炭疽病,耐病毒病。适于嗜辣地区作加工或鲜食栽培。  相似文献   
39.
博辣红帅辣椒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辣红帅是以9704A为母本,J01-22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组合。该品种中熟,果实线形,果长22cm左右,果宽2.0cm左右,肉厚0.2cm,单果重30g左右,味辣。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表光亮,果直少皱,商品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抗逆性强。每667m^2鲜椒产量2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40.
辣椒产量和品质性状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辣椒(Capsicam annuum L. ) 6个亲本, 按(1 /2) n ( n - 1) 双列杂交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 用Hayman双列杂交分析法估算5个关于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小区产量、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早期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 +Vr与Yr间相关分析表明, 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早期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 +Vr值; 辣椒素含量呈正相关, 说明含有较多辣椒素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 +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效应方差; 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小于显性效应方差; 早期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效应方差显著大于加性效应方差, 同时还存在显著的、复杂的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