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新质源籼型不育系红矮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矮A为一新育成的新质源籼型不育系,具有西非栽培稻Dissi D52/37的胞质,花粉不育度99.95%,不育株率100%,农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杂种一代优势强,米质好,抗病性强。所配组合红优5355、红优22于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2.
1选育经过 B优838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于1996年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803A.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育成的籼型恢复系辐恢838测配育成的中籼中熟优质杂交水稻。1997~1998年进行品比和多点试验。1999~2000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区试和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审稻142号)。现由四川德阳市种子公司、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43.
杨国涛  谢崇华  陈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77-8178,8200
[目的]探索相同环境条件下2个品种的光合特性异同。[方法]选用2个同母本不同父本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它们的光合色素和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段的变化。[结果]与冈优725相比,冈优2009的实粒数低5.88%,有效穗数高10.04%,产量高4.16%;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光合速率分别高31.89%和14.87%,晴天日均光合速率高6.75%,阴天11:00和13:00的光合速率分别高26.18%和39.01%;在分蘖盛期Chl和Chla的含量高6.75%。[结论]与冈优725比较,冈优2009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大,在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生理调节能力。杂交水稻F1代的生理性状不仅和母本有关,也与父本有关。  相似文献   
44.
为了初步了解甘草酸、苦参碱、黄芩苷、硝唑尼特、巴龙霉素、磺胺嘧啶钠和磺胺氯吡嗪钠7种药物抗弓形虫的效果,进行体外、体内抗弓形虫试验。采用MTT法首先测定试验药物对培养巨噬细胞(Ana-1)的安全浓度,然后用弓形虫RH株的速殖子感染培养的上述细胞,加入药物继续培养48 h后观察药物体外抑制虫体在细胞内的增殖,以相对弓形虫抑制率为指标判断体外抗弓形虫效果。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按5×105/只腹腔接种昆明种小鼠,接种后4 h,药物治疗组通过饮水中给药,观察比较给药后感染弓形虫小鼠的精神状态,并记录各组小鼠死亡的时间和数目,每组随机抽选2只小鼠镜检腹腔虫体数量。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甘草酸、黄芩苷、磺胺嘧啶钠和磺胺氯吡嗪钠4种药物可显著抑制细胞内弓形虫增殖;体内试验表明,磺胺氯吡嗪钠治疗效果最佳,磺胺嘧啶钠次之,黄芩、苷草再次之,其余药物抗弓形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莱克多巴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一种快速、简便的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试纸条,快速检测猪尿中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药物残留),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制备胶金垫,RAC-BSA偶联抗原和羊抗鼠Ig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并切割成莱克多巴胺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试验结果表明该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检测限为5 ng/mL,可在8~10 min内完成测试,肉眼即可判断,无需其他检测设备。该试纸条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达到临床使用要求,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46.
根据籼型不育系红矮A的特征特性,从基地选择、准确调差、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预留工作行、科学施用“九二○”等方面总结了红矮A春繁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7.
埃维菌素和芬苯达唑控制释放长效丸预防羊寄生虫试验沈杰,叶明忠,徐慧斌,陈永军,何国声(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孙先红(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草畜示范场)放牧羊的寄生虫感染频繁,往往导致羊死亡和生产能力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一般商品化药...  相似文献   
48.
吡喹酮氯仿油制剂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口服吡喹酮氯仿油制剂(25mg/kg)治疗人工感染山羊日本血吸虫病,39天后解剖冲法,计数残存虫体,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95.7%,减雌率为96.7%。早期文献报道(1981),当口服吡喹酮剂量20mg/kg时,可获得99.8%的减虫率和100%的减雌率。鉴于国外已有吡喹酮不能完全治愈病人的报道和血吸虫可能已有抗吡喹酮的抗药性,吡喹酮治疗动物血吸虫的适宜治疗剂量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49.
对寄生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在不同恒温和恒湿条件下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育成率和所需时间作了观察,温度有40、37.5、35、30、25、20、15、10、7.5和5℃等10个段,相对湿度有100、90、85、80、75%等5个相。结果捻转血矛线虫仅在10~35℃温度和80%以上相对湿度条件下能完成发育,100%相对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粗纹食道口线虫和环纹奥斯特线虫在7.5~37.5℃和相对湿度80%以上能完成发育,也是在100%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试验结果可供研究这些寄生虫的地理分布和制定其防治措施时作依据。  相似文献   
50.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B优827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B优827是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早籼优质不育系803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527测配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