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乙烯利和赤霉素对苦瓜种子发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银  陈禅友  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04-2305,2369
[目的]探讨乙烯利和赤霉素对苦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苦瓜品种的关系。[方法]以蓝山大长白苦瓜和广西大肉1号苦瓜为供试品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及其混合液浸泡苦瓜种子,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在不同品种中,150 mg/L乙烯利和200 mg/L赤霉素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且两者的作用差异不大;150 mg/L乙烯利和200 mg/L赤霉素对发芽势的影响作用与品种有关。150 mg/L乙烯利更能促进幼苗根的生长,而200 mg/L赤霉素更利于幼苗茎的伸长;用150 mg/L乙烯利或200mg/L赤霉素浸种比用150 mg/L乙烯利+200 mg/L赤霉素或75 mg/L乙烯利+100 mg/L赤霉素浸种更能提高发芽率。[结论]赤霉素和乙烯利对苦瓜的种子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但其最适浓度依品种而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幼苗生长(根茎比除外)也有促进作用,但与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72.
豇豆新品种--柳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翠豇豆是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经过5年6代精心选择选配亲本杂交,并对杂种后代以系谱选育法选择培育而成.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鄂审菜2006002),审定名鄂豇豆6号,商品名柳翠.经2年多季和多点种植,其遗传基因纯合,性状稳定一致,早熟,商品性状佳,丰产稳产性好,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73.
开展了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 ssp. sesquipedalis)与其近缘种饭豆[V. umbellata(Thunb.)Ohwi & Ohashi]的远缘杂交,对亲本和杂交高世代(F7)进行了田间抗虫水平和荚果性状观测鉴定。结果表明:(1)饭豆品种的田间抗虫水平普遍高于长豇豆品种;(2)在长豇豆和饭豆远缘杂交的全分离谱世代(F6)363 个株系中,初选了 41 个虫害发生较轻的单株,组成 F7 代供后续鉴定;(3)田间试验观测到 F7 代株系抗虫水平有较大分离,复选出 7 个高抗水平的重组株系;结合单荚质量、荚长和籽粒密度等荚果相关性状数据特征,决选出在营养生长期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主要害虫综合抗性达到高抗(HR)水平且荚果性状近似于长豇豆的株系 2 个,实现了长豇豆抗虫的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74.
75.
张凤银  陈禅友  雷刚  黄骏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48-17449,17452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在低温胁迫下对藜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用0、1.0、2.0、3.0、4.0、5.0 mmol/L SA处理两叶一心的藜豆幼苗,测定低温胁迫下藜豆幼苗的Pro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除5.0 mmol/L SA使幼苗鲜重下降外,其余浓度SA对藜豆株高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随着SA浓度增加,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0 mmol/L SA处理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结论]SA可以增强藜豆幼苗的抗冷性,并以2.0 mmol/L 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6.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豇豆属作物遗传资源情况和远缘杂交的意义,综述了豇豆属栽培种及野生种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及幼胚培养的研究进展,为将豇豆属丰富的遗传资源应用于其属内各物种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比较了10个早熟蔓生长豇豆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产量分布特点,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并对其叶片淀粉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几种常用的栽培介质主要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2木屑+1/2壤土、1/2珍珠岩+1/2壤土、1/2河沙+1/2壤土、4/10木屑+5/10腐叶土+1/10鸡粪、4/10珍珠岩+5/10腐叶土+1/10鸡粪和4/10河沙+5/10腐叶土+1/10鸡粪等6种用于蔬菜穴盘育苗和花卉盆栽的栽培介质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河沙和堆腐木屑对介质的物理特性影响很大,珍珠岩居中。4/10河沙+5/10腐叶土+1/10鸡粪的供肥能力最高,是6种栽培介质  相似文献   
80.
对豇豆熟性的两个主要构成性状(开花前天数和第一花序节位)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表现为早熟超亲,晚熟品种作母本时F1代为中间偏早的不完全显性,母本影响较大。在F2代,开花前天数呈单峰状曲线连续分布,第一花序节位呈多峰状曲线连续分布。开花前天数比第一花序节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大、遗传变异系数小,对嫩英始收前天数的通径系数高,因而对熟性影响较大,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