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85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邓志英  黄毅  方威  熊曦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5):1422-1428
【目的】研究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间的关系,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及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将农业经济结构细分为狭义农业经济结构和广义农业经济结构,以互联网普及率指标表示互联网技术发展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截至2018年底,我国30个省份互联网普及率为56.37%,是2001年的14倍,但互联网普及率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普及率最高的省份为78.00%,而西部地区普及率最高的省份不到50.00%。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7.63%,是2001年的2.5倍,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相对于狭义农业经济结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0.33%,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00%,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约0.60%;相对于广义农业经济结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所占比例提高0.04%,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所占比例比例约提高0.10%。对农业经济结构影响而言,互联网普及率与物流水平适配性呈递增规律,且适配性对狭义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更明显。另外,财政支农对经济作物种植的影响是负向,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在保障粮食作物种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力资本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建议】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精准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流能力与互联网技术间的适配性;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应用中的人力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72.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食用菌生长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ALP的作用机理,促进黄鳝水产养殖。[方法]研究多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等效应物对黄鳝内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Na+、K+离子对酶活力影响不大,Mg2+和Ca2+离子对ALP有激活作用,Li+、Cu2+、Zn2+对ALP的酶活力则有抑制作用;酶催化磷酸苯二钠的产物HPO42-及产物类似物WO43-对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9.5 mmol/L的HPO42-使酶活力降低13%,而9.5 mmol/L的WO43-使酶活力降低34%,它们对酶活性的抑制类型均为竞争性抑制;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对ALP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异丙醇〉乙醇〉甲醇〉乙二醇。[结论]该研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各种效应剂对黄鳝内脏ALP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ALP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新疆圆柏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手段,对新疆圆柏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柏木双黄酮(Ⅰ)、柏木双黄酮4',4'-二甲醚(Ⅱ)、穗花杉双黄酮(Ⅲ)、罗汉松双黄酮A(Ⅳ)、儿茶素(Ⅴ)、槲皮素(Ⅵ)、异高黄芩素7-O-β-D-木糖苷(Ⅶ)、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Ⅷ)和芦丁(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Ⅶ、Ⅷ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和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Ⅴ和Ⅵ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的接近;黄酮苷类化合物Ⅷ、Ⅷ和Ⅸ次之,而双黄酮类化合物Ⅰ、Ⅱ、Ⅲ和Ⅳ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75.
2006年猪无名高热病的发生是必然还是偶然?结合我们自己的生产实践和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规模化猪场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最易忽视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以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6.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轮作休耕符合制度变迁规律。研究从制度供求、制度创新、产权理论、监管制度及交易成本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村耕地轮作休耕的制度内涵。研究发现轮作休耕弥补了当前农村耕地制度供给不足,具备制度创新的两种动力;农村耕地确权是保证轮作休耕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轮作休耕制度与"三权分置"相辅相成。加大监管力度,减少机会主义,合理分配其交易成本,保证各主体在轮作休耕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确保轮作休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8.
以问答形式,解释配制培养料时控制p H值的理论依据,不同菌类腐解类型与p H值的关系;说明工厂化栽培必须准确控制p H值的原因,以测试灭菌后培养基的p H值为准的实际意义;详细介绍如何准确测试p H值及生产上调节培养料p H值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9.
80.
在日本 ,1899年将水土保持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进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 ,原日本的水土保持学的理论、内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 ,日本学者九井英明提出当代水土保持学体系建设不仅包括相应的自然科学 ,还应包括社会科学。其研究的目标主要为自然灾害的防治、国土资源与环境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