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林业   666篇
农学   426篇
基础科学   603篇
  276篇
综合类   3220篇
农作物   324篇
水产渔业   396篇
畜牧兽医   1936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25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改良胃蛋白酶体外法评定水牛皮革蛋白粉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胃蛋白酶体外法评定水牛皮革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冯定远,蒲英远,严七根,黄子凡开发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是饲料工业今后研究的一个课题,应用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可以部分缓解饲料工业发展中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开发应用新的饲料原料资源的前...  相似文献   
72.
水稻白叶枯病自发现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由于发生地区广泛,为害严重,各国对此病曾做了大量研究。日本对它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对其侵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仍有不同看法。我国最初认为种子传病是首要的。但在病区单抓种子处理还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又认为病稻草是病区次年的主要菌源。近年来,又发现在严格处理病革、病种子的情况下,仍然发病,故怀疑除上述两种传播途径外,还有其它传播途径。关于杂草传病问题,日本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和我国国内一样,对杂草带菌传病问题,意见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对这一传播途径有彻底弄清的必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病的侵染循环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白叶枯病的彻底防治。如果这一传播途径确实存在,我们若不承认它,在防治上就会出现大的漏洞。如果白叶枯病确与杂草无关,盲目地采用相应的措施,也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这次试验是采用较直接的“离心浓缩针刺接种法”,其结果:第一年证实有马唐等六种杂草、黄豆和水稻根部能够带菌;第二年证实有车前等三种杂草和水稻根不仅带菌,而且可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第三年又证实在不同地区有马唐,狗牙根等四种杂草能够带菌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中旬。另外,用病区杂草和水稻健苗混栽,结果稻苗上发病,而对照的不发病。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证实有数种杂草的根茎部不仅带菌,而且能传病。  相似文献   
73.
粤引无核荔原产于海南,引入广东省东莞后容易成花,由于花量大,树体营养消耗严重,且盛花期多为低温阴雨季节,往往造成着果率低,甚至花而不实的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化学疏花和人工疏花结合短截花穗等试验,旨在调控花期和提高着果率,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用Ca2+-ATPase抑制剂钒酸钠(SO)和曙红(EB)浸泡处理转红期草莓果实(cv.Darselect)后表明,2者能提高果实呼吸速率,迅速促进外层果肉的花青苷生成,增加其可溶性糖含量,髓部果肉的花青苷生成和可溶性糖的变化较慢,而对果实的失重率影响不大。因此,Ca2+-ATPase抑制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植酸(亦称六磷酸肌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磷结合为植酸磷。植酸磷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磷源,但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仅1/3能被家禽有效利用(Carter等,1991),且植酸盐能与不同的阳离子和蛋白质结合,降低了蛋白质及钙、锌、镁和铁等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Graf,1986),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此,能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包括植物本身的植酸酶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外源性植酸酶。1植酸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1.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可以改善家…  相似文献   
76.
免疫亲合色谱及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免疫亲合色谱可用于复杂样本中微量目标分析物的选择性分离富集。综述了免疫亲合色谱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建立过程(包括抗体的制备、固相基质的筛选、抗体与基质的偶联、免疫亲合色谱条件的优化)、免疫亲合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苗期初筛、复筛、抗谱测定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等不同鉴定方法,对经分子检测证明已整合有碱性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精酶基因的22个转化系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筛选出对稻瘟病的抗性比原种对照七丝软占有明显提高的一系列转基因水稻品系,其中表现高抗的有来自F4-9转化株系的7个品系。高抗材料的R7代品系,经室内抗谱测定及田间病圃试验结果,仍然表现高抗稻瘟病。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优质感病品种改良成高抗品系,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水稻新品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78.
植物检验检疫与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晓东  郑育洪 《植物检疫》2003,17(3):177-178
植物性农产品的出口必须满足进口国的检验检疫要求。在中国加入WTO后 ,发达国家在进口关税壁垒消除后 ,对来自中国的农产品通过提高检验检疫标准 ,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性壁垒。近年来 ,有很多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论述[1,2 ] ,但涉及植物检验检疫的农产品生产的标准还较少。本文提出应按照检验检疫要求设计农产品生产标准 ,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 ,从而破除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1 植物检疫要求1 1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植物性农产品在生长过程和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都可能被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侵染。各国为此都制定了…  相似文献   
79.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与冠生长及功能间的动态消长关系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1993 ̄199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布置了水量充足、胁迫及胁迫后补水共7个水分处理冬小麦管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前,根、冠同步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之后则转变为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60%以上,根、冠生长与功能之间可形成良性循环。胁迫后复水可使此循环得到很大改善。水量愈大,根、冠生长量愈大。水分胁迫不仅降低了干物质生长总量,而且还促使有限同化产物向根系分配,根冠比(R/S)增大,  相似文献   
80.
甘蓝是十字花科蔬菜,属异花授粉作物。我国栽培甘蓝全部采用杂交一代种子。陕西省汉中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制种甘蓝的适生区,近几年甘蓝制种连续丰产,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2003年冬季制种甘蓝田发生了大面积烂球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减产。对此,作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以便为今后的甘蓝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