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植物青枯菌aac基因克隆及猝灭群体感应信号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aac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否具有降解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功能。【方法】PCR扩增获得青枯菌GMI 1000菌株的aac基因,将aac基因克隆到pET-5a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AAC融合蛋白,将AAC融合蛋白与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p.carotovora)混合后,共接种于马铃薯块茎,研究细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克隆了全长的aac基因,完成了aa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了AAC融合蛋白对细菌致病力的影响。【结论】青枯菌aa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减弱胡萝卜软腐欧氏致病力的功能,为开发新的控害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螺杆菌与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各类螺杆菌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建立一种螺杆菌属通用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螺杆菌属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组特异性引物,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5℃反应60 min的条件下建立的螺杆菌属LAMP扩增反应最佳,并呈良好特异性,未检测到其他常见细菌。灵敏度达3 pg·μL~(-1),与PCR结果无差异,但操作上更易于完成。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螺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3.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刺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变化。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真菌与植物互作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真菌代谢组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丝状真菌类型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丝状真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丝状真菌样品制备、代谢物鉴定、数据分析、生物标志物发掘、代谢通路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代谢组学在真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灭鼠有方     
印尼西爪哇省南安由县的威拉加南村近年来鼠患猖撅,1984年该村1/3的稻谷、80%的大豆被老鼠糟踏掉。为了消灭鼠害,该村村长1985年7月制定了村规民约:在收获季节,每一户主和将要结婚的新郎,必须交10条老鼠尾巴,拥有打谷机的户主交100条,要离  相似文献   
75.
细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设计精巧的蛋白传输系统,运送与寄主互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与致病有关的毒性因子和效应子。目前已发现在细菌基因组中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分泌系统。本文着重介绍新近发现的Ⅵ型分泌系统及其与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土壤N2O吸收和消耗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N2O排放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氮素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N2O最重要的排放源,近年发现土壤在排放N2O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负排放现象即N2O吸收和消耗现象。通过回顾N2O负排放现象的提出,分析土壤N2O负排放的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认为生物途径是N2O负排放的主导途径,重点讨论了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过程的环境条件,论述了调控生物活性的土壤氧气/水分含量、土壤碳/氮含量、土壤pH值等因子。但由于消耗N2O的生物群落的产生较为复杂,提出了土壤N2O负排放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控制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揭示碳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大白鼠牙髓组织超微结构与牙本质组织学的联系,采用电镜对10只大白鼠牙髓组织及牙本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牙齿硬组织的固定、脱钙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全牙组织固定保持牙髓与牙本质的原位、原貌,使其呈现正常解剖关系。(2)选用50mL/L硝酸乙醇脱液,可维持牙髓组织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相对平衡,使组织细胞接近于正常生物特性。(3)牙髓组织中含有成牙本质细胞,其胞质伸入牙本质基质中,且有细胞器存在,核周围有明显的高尔基复合体,胞质中出现电子密度高的圆形颗粒;牙髓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及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其腔内有着色均匀的电子密度中等的絮状物质,在牙髓细胞之间有呈颗粒状细丝物质含有胶原原纤维及柯夫(Von kroff)纤维,此外尚有组织细胞及未分化的间叶细胞。提示,大白鼠的牙髓及牙本质的组织结构具有人牙髓的一般生物性质,可作为人工龋及牙周组织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临床防龋药物及口腔充填材料的易感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78.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子指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我国棉花枯萎菌3个生理小种的26个代表菌株及国外3 个不同生理小种菌株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共产生了140个RAPD分子标记,其中878% 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划分为6个RAPD组,确定了不同小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确立我国棉花枯萎菌生理小种在国际上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79.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对胚兔15-25日龄的胚胎发育阶段牙板(dental laminae,DL)进行形态学观察,表明胚兔在发育过程中DL来源于外胚层衍化的上皮,在可能发生牙齿部位,外胚、间充质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胚胎诱导),为DL发生创造条件,使口腔黏膜上皮向间充质组织增生的DL形成牙胚;在牙胚形成的过程中,DL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存在着增生与调亡,以调控牙胚发育生理性的稳定及牙齿的数目、形态的异常,进一步表明胚兔DL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形成牙齿遗传的潜能及细胞凋亡现象,为研究人类DL形成、分化、结构及颌骨内牙源性肿瘤和牙畸形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0.
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因子及寄主抗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