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71.
1 树根吸注法 选一容积为100mL的玻璃瓶,内盛待补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根颈1m处挖坑,当露出根系后,选一个粗0.5~1.0cm的树根,将其切断,把连于树干的根段插入瓶内,再将瓶口和根间的缝隙封严,用土把瓶和树根埋好,使其吸收。  相似文献   
72.
1改接树的准备准备改接的树提前做好改接枝的培养,对弱枝、密枝进行疏除或回缩,培养新生枝条.早期施氮素肥料促进生长,待枝条长至25 cm左右时进行摘心,以增加粗度.  相似文献   
73.
氟环·咯·甲苯在田间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小麦光腥黑穗病。目前该农药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在中国获得了登记,但是对小麦光腥黑穗病的防治尚未报道。因此,本实验将用五种不同浓度的氟环·咯·甲苯拌种小麦后检测其萌发率及发病率。从而筛选出拌种剂量为5%的最优防治途径,另外,该试验还表明过度使用该农药拌种会抑制小麦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4.
黄淮麦区34个小麦主栽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组成,选用来自国内外的15个条锈菌菌株和21个以Avocet*S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对我国黄淮麦区34个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基因推导,并结合系谱分析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Yr3、Yr4、Yr8、Yr9、Yr17、Yr26、Yr27、Yr30、YrA、YrSp、YrSk分别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存在于19个小麦品种中,Yr9比例最高,占29.4%,‘泰农18’等9份品种仅含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山农483’等10份品种含多个已知或未知基因,其余品种含有未知基因。该结果将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是用来分析动态转录组的重要工具。RNA-seq生成的数据不仅可以量化基因表达,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转录本、识别选择性剪接基因和检测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本文主要综述了RNA-seq的技术步骤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其在植物病原菌及植物与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76.
2007-2009年,对甘肃省中部麦区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条锈病菌在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海拔1 718~2 350 m地带自生麦苗上可顺利越夏,病田率和病叶率分别为63.0%~80.0%和1.05%~5.80%,其越夏菌源量比陇南更大,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秋苗病情调查结果表明,中部麦区秋苗病田率和病叶率均高于同期陇南麦区;品种抗性监测结果发现,34个供试品种(系)在中部麦区和陇南麦区的抗条锈性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品种发病程度重于陇南麦区。表明甘肃省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已成为陇南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还对中部麦区越夏菌源的影响、作用及品种抗性变异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7.
水杨酸对感染TMV烟草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杨酸(SA)和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诱导且接种抗病烟草品种CV85和感病烟草品种G80,研究其对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烟草品种对照接种处理的PAL活性均较对照增加;抗病烟草品种CV85诱导和诱导接种处理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加,且较对照接种增加得更为明显,8d时可达活性高峰;而感病烟草品种G80诱导接种后,其PAL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接种后PAL活性升高,17d时达到活性高峰;诱导接种并没有增加感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而增加了抗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可见,外源应用SA控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抗病品种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78.
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明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携带的苗期抗叶锈基因状况,改进和完善基因推导方法。【方法】选用17个具有较高鉴别能力的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和(或)光照强度下测定,结合系谱分析进行基因推导。【结果】在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系)中,推导出Lr1(存在于11个品种或品系中)、Lr3(7)、Lr3bg(3)、Lr9(3)、Lr10(3)、Lr13(10)、Lr16(6)、Lr23(2)、Lr26(14)和Lr34(1)共10个已知抗病基因,另有42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结论】在苗期进行基因推导时,尽量多地选择鉴别能力强的致病类型,在相对稳定均一的环境条件下重复测定,并结合系谱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结合温度与光照强度梯度,具有持久抗病性潜质的抗叶锈基因Lr13和Lr34可在苗期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79.
徐哲  刘太国  刘博  高利  陈万权 《植物保护》2021,47(3):200-205
为明确自然发病条件下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CZX)、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HNS)、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HBS)、北部冬麦区水地组(BBS)180份小麦样品中DON、3ADON、15ADON、T-2、HT-2和ZEN共6种镰刀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来自CZX小麦籽粒中的DON、3ADON与ZEN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麦区;T-2毒素在CZX小麦籽粒中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麦区;15ADON毒素含量在HNS与CZX、HBS与BBS以及CZX与BBS差异不显著,其他麦区间该毒素含量差异显著,15ADON在HNS含量最高;检出率方面,HT-2毒素均未检出;ZEN、3ADON检出率较低,DON、15ADON和T-2毒素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80.
1 树根吸注法用1 0 0ml的玻璃瓶盛待补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主干1m处挖掘坑,当露出根系后,选1个粗0 .5~1 .0cm的树根,将其横切断,把连于树干的根段插入瓶内,再将瓶口和树根间的缝隙封严,用土把瓶和树根埋好,让其吸注。2 树干吸注法分别用2个5 0ml的玻璃瓶盛待补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