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目的]探讨棉花黄萎病叶片全氮含量(LTNC)与高光谱数据间相关性,为遥感监测黄萎病冠层全氮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棉花黄萎病发生的不同时期,获取黄萎病叶片光谱及氮素含量数据,对其光谱反射率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和光谱特征参数提取,并与氮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棉花黄萎病LTNC与反射光谱在404~728 nm,880 ~2 500 nm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r=-0.71,-0.68),748 ~ 768 nm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r=0.31),且在694、758、2 247 nm处的相关系数最大,|r(=0.87,0.32,0.73;(2)黄萎病LTNC与一阶微分光谱在700 ~753 nm处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r=0.89),在452 ~ 632 nm处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r=-0.64),与单波段554 nm处相关系最大(|r(=0.90);(3)黄萎病LINC与24个光谱特征参数均达极显著相关,组合波段参数相关性最好,植被指数和吸收参数的相关性较好,单波段相关性一般,与PVI[FD554,FD731]的相关性最好,r值最大,为0.91;与PPR[550,450]的相关性最差,|r(仅为0.48.[结论]黄萎病棉叶LTNC与高光谱数据间有高的相关性,可利用高光谱数据对黄萎病LTNC进行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82.
以肽得率为判优指标,研究了添加前处理措施及低浓度碱液为提取液的灵芝多糖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石油醚脱脂预处理后,约能提高得率36.4%,灵芝多糖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料液比1:30,提取液为0.5%碳酸钠溶液,提取时间为2.0h,提取率为2.07%。这4个影响因素按从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温度料液比碱性盐溶液浓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83.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分析了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指出山东省乔木林资源存在林分质量不高、幼龄林比重较大、纯林较大比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为探寻垂珠花种子的休眠机理及其破眠方法,以采自江苏南京栖霞山的垂珠花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吸水率、不同层积时期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萌发抑制物分析,并用不同药剂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垂珠花种子为综合休眠型,休眠原因包括种皮障碍、内源抑制物的存在以及生理后熟现象。经1 200 mg/L GA_3预处理24 h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30 d即可逐步解除垂珠花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达43.47%。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筛选一套标准的表面灭菌分离获得棉秆内黄萎病病原菌方法。【方法】 研究4种抑制材料内细菌生长的PDA选择性培养基中最低抗生素含量,评价四种不同方法对材料表面灭菌(75%乙醇、5%次氯酸钠、0.1%升汞和75%乙醇+5%次氯酸钠)效果。【结果】 含混合抗生素(链霉素:氯霉素:青霉素m/m,1∶1∶1)的PDA培养基抑制细菌最低浓度为500 mg/L;新鲜棉秆材料和轻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为75%乙醇处理4 min,重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条件为75%乙醇+5%NaClO处理5 min。【结论】 即新鲜棉秆材料和轻度腐败棉秆材料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为75%乙醇处理4 min,重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条件为75%乙醇+5%NaClO处理5 min。选择合适的灭菌材料和时间是分离棉花茎杆内黄萎病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刘政  温磊  杨楠  包志碧 《当代畜牧》2023,(12):45-48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选择体重相近的3~4月龄小尾寒羊公羊6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2 kg/t复合酵母菌制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 kg/t黑曲霉制剂)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2 kg/t复合酵母制剂+1 kg/t黑曲霉制剂)展开试验。预饲期15 d,正式试验期30 d。试验期内,3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均有大幅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增重达到236.45 g/d,提高了48.19%,差异极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39.01%,差异极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微生态制剂能明显提高其生产性能,以添加2 kg/t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7.
以8个砂梨品种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翠玉、圆黄、黄金、秋月和爱宕为试材,对不同梨品种物候期、产量、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与测试分析,并对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砂梨品种的花期集中在3月中下旬,翠玉、苏翠1号7月上旬果实成熟,翠冠、鄂梨2号7月中旬成熟,圆黄、黄金8月中旬成熟,秋月8月底到9月上旬成熟、爱宕9月下旬成熟。不同梨品种单株产量26.44 kg~43.73 kg,折合667m2产量2194.52 kg~3629.59 kg,高产的品种有爱宕、翠冠、圆黄,丰产稳产的有秋月、黄金、翠玉、鄂梨2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3 %~13.07 %,其中圆黄、秋月、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黄金、爱宕含量较高;总糖含量最高的是圆黄和秋月,其次是翠冠、苏翠1号、黄金和爱宕,而翠玉的总糖含量较低;翠冠、翠玉的总酸含量均较低。果实中主要含有4种可溶性糖组分: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值为79.59 mg.g-1,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月>圆黄>爱宕>黄金>鄂梨2号>翠冠>苏翠1号>翠玉。果实中有机酸含量范围为2478.08 mg.kg-1~4821.65 mg.kg-1,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金>鄂梨2号>爱宕>圆黄>翠冠>秋月>苏翠1号>翠玉。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翠玉在湖北省栽植表现早熟、品质好、效益好,可以作为早熟梨更新换代的品种,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优质早熟梨良种覆盖率。适当发展中晚熟梨品种,延长梨鲜果供应期。  相似文献   
88.
山梨醇是梨树等蔷薇科植物最主要的光合作用产物和碳水化合物转运形态。山梨醇代谢是梨树最重要的糖类生化过程之一,其不仅影响了果实内在品质的形成,而且也为营养物质合成提供了基础原料。综述了山梨醇合成、转运以及分解过程,重点介绍山梨醇代谢过程中主要相关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和山梨醇脱氢酶)以及转运蛋白基因SOT在梨树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山梨醇代谢机制和提高梨果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全向调平底盘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在不平坦地表作业时,车体随地形起伏而倾斜,造成作业效率降低、驾驶员舒适性变差、安全性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全向调平底盘。该底盘由上架、下架、升降机构和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可实现联合收获机底盘倾斜时的自动与手动调节,纵向调节范围为-5°~7°,横向调节范围为-6.5°~6.5°,底盘最大提升高度为130mm。阐述了全向调平底盘的工作原理、电液控制系统结构与调平控制策略,进行了针对底盘性能的静态与动态调平的验证试验。静态调平试验对底盘前最低、后最低、左最低、右最低、左前最低、右前最低、左后最低、右后最低8种倾斜状态进行调平,结果表明,自动调平系统最长调节时间为8.2s,平均调节时间4.2s,倾斜度调节误差最大值为0.67°。动态调平试验针对自动调平控制、手动调平控制和固定地隙调平控制3种调平控制模式,进行了坡地、畦沟田块、水田等地形下的调平对比试验。在坡地与畦沟田块试验中,自动调平控制模式可以改善底盘的倾斜状态,提高底盘的稳定性;手动调平控制模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调节稳定性较差。在水田试验中,自动调平控制模式调平效果优于坡地与畦沟田块,说明在地形起伏较小的条件下,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调平效果更好。动态调平试验表明,自动调平系统可以减小底盘倾斜度,提高底盘稳定性,增强联合收获机对不平坦地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0.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月季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外源褪黑素(MT)处理对盐胁迫下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 Rosa chinensis ‘Old Blush’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为解决月季栽培中的盐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90 d扦插苗为材料,分别通过根部浇灌0、5、10和20 μmol·L?1褪黑素进行预处理5 d后,再对根部浇灌200 mmol·L?1氯化钠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20 d,以浇灌清水的植株为空白对照,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月季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结果  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月季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P<0.05),同时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抗坏血酸和脯氨酸的质量分数(P<0.05),特别是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增强了活性氧的清除能力。  结论  外源褪黑素处理可增强月季‘月月粉’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从而抑制活性氧的积累,防止膜脂过氧化,提高耐盐性。图3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