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为进一步研究鹅干扰素(IFN)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抗病毒作用机理,提取经刀豆素(ConA)刺激培养的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鹅IFN-γ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广西鹅IFN-γ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鹅IFN-γ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99.2%、氨基酸同源性均高于98.2%;与其他动物的IFN-γ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较,亲缘关系越远,同源性越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23.
外观健康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外观健康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状况,采用RT-PCR方法对广西13个城市外观健康家犬的脑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76%(5/283),证明广西外观健康家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带毒现象。  相似文献   
24.
利用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626份猪血清进行猪瘟野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6个规模猪场均存在猪瘟野毒感染,其中母猪感染率为7.86%~29.21%,平均为17.52%,种公猪感染率为0%~23.52%,平均为11.83%,育肥猪感染率为5%~22.45%,平均为15.5%,断奶仔猪感染率为8.24%~18.57%,平均为12.69%。此检测结果与猪场临床发病情况基本一致,病猪多表现为繁殖障碍型、温和型的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25.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表现急性接触性传染.  相似文献   
26.
浅谈广西防控禽流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根据致病性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三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传染病,同时被列入国际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7.
狂犬病套式PCR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两对引物M1/M2、N1/N2建立起套式PCR,该方法能检测出含0.3LD50狂犬病病毒,比普通PCR的敏感性提高了10000倍,通过27份阳性病料的序列分析,所检测出的病毒全部是狂犬病病毒,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表明套式PCR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狂犬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8.
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环境,特别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探讨土传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可更加科学地评价病害发生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土传病害发生机理提供必要科学依据。选择云南烟草黑胫病危害较为严重的3个植烟区(石林板桥、保山耇街、保山珠街)统一种植高感黑胫病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调查定点田块病害发生情况并根据病害调查标准将发病烟株划分不同程度(正常烟株、轻度发病烟株、中度发病烟株、重度发病烟株)。同时在保山耇街试验点采集不同发病程度烟株根际土壤,分析比较其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各调查点不同发病程度烟株根际土壤与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发病程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土壤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多样性分析表明,与土壤细菌门类水平优势群落组成相似,并且随发病程度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而酸杆菌门呈上升趋势;不同发病程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其中甾体杆菌属(Steroidobacter)、阿达尔杆菌属(Adhaeribacter)、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杜氏杆菌属(Tumebacillus)随发病程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均不同程度低于健康根际土壤,且均表现为轻度发病烟株根际土壤α多样性指数最低,其中shannon和simpson指数轻度发病烟株显著低于健康烟株;PCoA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随发病程度发生了明显分离,且沿第二主成分坐标轴上细菌群落结构分离随发病程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综上所述,不同发病程度烟株根际主要环境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土壤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细菌群落组成发生趋向性变化,群落结构发生趋向性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29.
SPA协同凝集试验检测猪布鲁氏杆菌病抗原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PA协同凝集试验检测猪布鲁氏杆菌病抗原的试验易奇珍韦庆昌周国基陈泽祥郑列丰刘棋(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目前对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方法多采用血清学、皮内变态反应方法,但能引起以上反应的动物不一定都是体内有菌者,开展检疫屠宰应以体内是否有菌为前...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母猪日粮添加复合膳食纤维对后代仔猪免疫应激情况下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丹系经产纯种母猪(3~6胎)24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0%复合膳食纤维,后代断奶仔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脂多糖(LPS),试验组Ⅲ和试验组Ⅳ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3%复合膳食纤维(DFC),后代断奶仔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LPS,母猪泌乳期及仔猪采食相同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Ⅳ仔猪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低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Ⅳ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Ⅲ(P0.05)。母猪妊娠期添加DFC与注射LPS攻毒对仔猪ADG和血清TNF-α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46;P=0.029),试验组Ⅳ仔猪ADG显著高于试验组Ⅱ(P0.05),试验组Ⅳ仔猪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Ⅱ(P0.05)。母猪妊娠期添加DFC可缓解LPS诱导的后代仔猪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