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9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8篇
  52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夏玉莹  张继红  刘毅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0):1319-1328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行为、生理生化(免疫防疫功能及关键呼吸酶)的影响, 设置了 1 mg/L、2 mg/L、4 mg/L、7 mg/L (对照组) 4 个溶解氧梯度, 测定分析了虾夷扇贝行为特征(外壳的开闭合程度大小)、耗氧率、排氨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和呼吸相关酶[乳酸脱氢酶(LDH) 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发现: (1)虾夷扇贝的存活率随着 DO 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DO=1 mg/L 时的存活率仅为 55%; 在 DO=1 mg/L, 2 mg/L 和 4 mg/L 时, 虾夷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分别为 95.97 h、147.37 h 和 209.58 h。 (2)将扇贝行为特征划分为 5 个等级, 按照 0~4 赋分, 评分越高, 代表扇贝状态越好。从扇贝行为特性的量化指标来看, DO 浓度越低, 评分分数越低, 虾夷扇贝状态越差。(3)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在 DO≤2 mg/L 下, 氧氮摩尔比<7, 虾夷扇贝主要由蛋白质供能; DO≥4 mg/L, 虾夷扇贝由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4)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 SOD、CAT 和呼吸酶有显著性影响(P<0.05)。24 h 的低氧胁迫使得肝胰腺及闭壳肌的自由基 ROS浓度升高; 48~96 h的低氧胁迫下, SOD、CAT酶活开始降低。不同的溶解氧浓度下代谢途径不同, DO= 2 mg/L 时, 有氧呼吸代谢转变为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的呼吸途径; DO=1 mg/L 时, 呼吸代谢途径可能优先选择葡萄糖-琥珀酸途径。从生理生化层次上来看, 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代谢途径改变可能会引起虾夷扇贝行为特征改变。  相似文献   
812.
通过采用PESTEL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的方法,分析安徽省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得出企业要长久的发展,需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员工学习专业技能、创新发展、完善企业的制度。  相似文献   
813.
为探讨稻壳和麦麸作为饲粮纤维源养殖浙东白鹅的效果及适当比例,将180只28日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为(5∶9)、(5∶1)和100%稻壳的饲粮,并测定各组生长性能、消化器官质量与消化酶活性、食糜p H以及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当饲粮中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由(5∶9)增加至100%稻壳时,浙东白鹅的体质量与料重比均显著增加;肌胃和胰腺的质量有增加趋势,肌胃食糜p H有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胰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当稻壳与麦麸添加比例增加至(5∶1)时,浙东白鹅苏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及总磷的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综上,4—8周龄浙东白鹅饲粮中稻壳与麦麸的添加比例为(5∶1)—100%稻壳时,其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14.
在水温23℃~26℃下,将初始体质量(20.13±0.12)g的鲫(Carassius auratus)饲养在实验室内的养殖系统中8周,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芽孢杆菌(Bacillus)BMF03(1×1010CFU/kg,BMF03组)、基础饲料+玉米赤霉烯酮(1 000μg/kg,ZON组)和基础饲料+玉米赤霉烯酮(1 000μg/kg)+芽孢杆菌BMF03(1×1010CFU/kg,ZON03组)四种饲料。实验期间每天清除残饵,换水约25%,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饲料和鱼体肌肉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以及实验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等,探讨芽孢杆菌BMF03对摄食玉米赤霉烯酮(ZON)污染饲料鲫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BMF03后,对鱼体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及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降低饲料和鱼体肌肉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0.05),而饲料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后,鱼体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BMF03组鱼体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MF03...  相似文献   
815.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WusuNo.1)为材料,研究灌浆期喷施GA.对无芒雀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以清水(CK)和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 mg/L的外源GA3叶面喷施处理灌浆期的无芒雀麦,并测定处理后无芒雀麦的分蘖数、叶长、叶宽、株高、生殖枝、小穗数、花序长、种子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 表明:叶面喷施低浓度GA3,显著增加了无芒雀麦种子数、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其中喷施10 mg/L外源GA3对提高种子产量最为明显,较对照增产35.94%.  相似文献   
816.
农乐红6号是以秋红珠为母本,以中油桃1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早熟油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54.7 g,平均纵径为59.71 mm,平均横径为66.24 mm;果实圆形,果顶尖圆,缝合线浅;果面光滑,底色白色,着红色;果皮中厚,易剥皮;果肉白色,风味浓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4%,总糖含量10.5%,可滴定酸含量0.43%,维生素C含量125.3 mg/kg;黏核。农乐红6号早产性、丰产性好,定植后3~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2 952.5 kg,耐寒性强,抗病虫,适合在晋南桃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17.
竹子笋芽的发育非常缓慢,而竹笋从土里萌发后到完成全部高生长的时间却特别短。在竹笋的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分和水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的糖分代谢和水分运输机制并不清楚。课题组以云南箭竹的笋芽以及未伸长、快速伸长和成熟阶段的节间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伸长阶段的糖分代谢、水势、水压变化,并采用示踪的方法测定糖分与水分的运输速率。实验揭示了快速生长的竹笋光合同化物的韧皮部卸载和卸载后运输机制,分析水分运输及其对糖分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1)笋芽中蔗糖含量高于幼秆,这与笋芽具有较高的甜味相吻合。当竹笋萌发出土后,淀粉和糖分急剧消耗。2)快速伸长的幼竹,光合同化物主要以共质体途径进行韧皮部卸载和卸载后运输,节间纤维和薄壁细胞壁的木质化与栓质化阻碍了质体外的运输。竹壁内侧的维管束,糖分沿维管束的4个方向向外卸载,在外侧的维管束沿2个方向向外卸载。3)随着竹笋发育程度的不同,同化物从母竹向幼笋的运输速率也不同,快速伸长的幼竹,运输速率最高。4)韧皮部运输与水分运输呈正相关,夜间由于水压作用,水分运输促进了同化物的转运,中午由于蒸腾作用阻碍了同化物的转运。在径向运输上,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5)蔗糖、葡萄糖、淀粉粒和相关酶的定位再次证实,维管束内和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构成了糖分径向运输的共质体途径,是糖分代谢的主要场所。竹子节间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扮演着“射线”细胞的角色。6)竹子节间的伸长依赖于水压和可溶性糖浓度的增加。竹笋箨鞘作为糖分和水分运输的控制器,在竹笋快速伸长过程中扮演着控制器的角色。这些研究结果系统地揭示了竹笋伸长过程中同化物和水分的运输机制,并为竹子快速生长发育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18.
石国庆  隋晓青  杨静  刘毅  崔国盈  张博 《草地学报》2022,30(8):2223-2230
牧草种子的萌发直接关系牧草的生产,本文通过苦豆子根、茎、叶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红豆草、无芒雀麦和老芒麦4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通过所测指标,发现苦豆子不同部位浸提液浓度升高至0.065 g·mL-1时,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其中,从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苦豆子化感作用的强弱与浸提液浓度有关,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结果期望为植物化感作用能够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19.
为探究塑料污染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被塑料污染的土壤和未被塑料污染的土壤进行配对采样,经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利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团聚体破坏率(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PAD)、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标准化平均重量直径(Normalized mean weight diameter,NMWD)]体系的差异,研究了塑料污染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团聚体组成来看,农田土壤塑料输入增加了>5 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比例,降低了<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比例;塑料输入降低了>2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增加了<0.053 mm土壤颗粒的比例。农田土壤塑料污染显著增加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MWDGMD,但对水稳性团聚体直径无影响。农田土壤塑料污染显著增加了团聚体的PAD,降低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农田土壤塑料污染会明显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略降低团聚体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