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6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施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肥力差异,对2007~2010年重庆市甘薯"3414"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建立各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利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确定各地貌甘薯种植区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山地甘薯种植区土壤肥力高于丘陵甘薯种植区,将丘陵甘薯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分为5个等级(62、62~83、83~112、112~152、152 mg/kg),对应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37.4、109.35~137.4、81.3~109.35、53.1~81.3、53.1 kg/hm~2,将土壤有效磷分为3个等级(6.3、6.3~16.7、16.7 mg/kg),对应的磷肥推荐施用量为64.2、50.25~64.2、50.25 kg/hm~2,将土壤速效钾分为4个等级(49、49~73、73~110、110 mg/kg),对应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28.1、99~128.1、70.05~99、70.05kg/hm~2;将山地甘薯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分为4个等级(55、55~82、82~122、122 mg/kg),对应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62.15、123.75~162.15、85.2~123.75、85.2 kg/hm~2,将土壤有效磷分为4个等级(3.4、3.4~9.3、9.3~25.9、25.9 mg/kg),对应的磷肥推荐施用量为87.75、73.95~87.75、60.3~73.95、60.3 kg/hm~2,将土壤速效钾分为5个等级(53、53~77、77~114、114~169、169 mg/kg),对应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51.5、126.3~151.5、101.1~126.3、75.9~101.1、75.9 kg/hm~2。  相似文献   
102.
利用2008—2009年重庆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结合重庆玉米生长期(3~8月)的气象资料,以及试验点地形条件,采用K-means和CART模型,研究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Nn、Np、Nk)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缺钾、缺磷条件下玉米产量明显高于缺氮条件。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区别:缺氮时,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为土壤气候地形,土壤碱解氮含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缺磷时,气候的重要性高于土壤和地形,日照是相对重要的因子;缺钾时,气候因子也占据了主导地位,降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ART模型解释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总变异的65.7%、79.8%和83.8%。  相似文献   
103.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及其合理采样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樊燕  刘洪斌  武伟 《土壤通报》2008,39(2):369-374
为了更好的解决环境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对未知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估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以重庆江津市吴滩镇为研究区,在该研究区采集耕层土壤样品121个并对重金属Pb、Cd、Cr、Hg、A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ArcGIS和地统计得到各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情况,其变异性的大小为:Hg>Cd>As>Pb>Cr,均为中等变异。绘制出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且对各元素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其污染程度Cd>Cr>Hg>As>Pb。土壤变异越大,合理采样数也越大。Hg的变异最大,在95%的置信水平,5%的允许误差下,Hg的采样数为83。且随着对置信水平和相对误差条件的降低,各种元素所要求的采样数都有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4.
贾豪  严宁珍  程永毅  刘洪斌 《核农学报》2019,33(6):1256-1263
为评价区域农田土壤肥力及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措施,选取渝东南地区黔江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的615个表层(0~20 cm)土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黔江区土壤有机碳(S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SOC含量为13.27 g·kg-1,变异系数为31.44%,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且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块金效应为45.59%,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SOC分布呈斑块状,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坡度、坡向对SOC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质地、海拔高度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中SOC含量也逐渐增加。而随着坡度增加,土壤中SO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渝东南农田SOC管理及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流域尺度下地形属性对土壤质地类型变异的影响,以西南地区重庆市彭水县的一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运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对研究区1165个样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均对土壤质地类型有重要影响,相对重要性较高的因子排序:成土母质(PAR)风效应(WindEff)地形湿度指数(SAGATWI);不同母质、不同质地之间地形因子存在显著差异,风效应(WindEff)和漫射辐射(DiffuseIns)分别是奥陶系和志留系母质条件下影响土壤质地分类的相对重要性最高的地形因子;流域尺度CART模型解释率为86.3%,说明CART模型对土壤质地分类精度高。研究表明,基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构建的模型解释效果好,影响显著,可为该地区土壤利用区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根据1987~1989年淮南猪肥育试验资料,估测了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猪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的遗传力较高(0.629~0.723),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的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4和O.178,板油比例、花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03,0.547和0.243,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这对数量遗传学的理论研究和选育实践均有重要意义。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内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淮南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7.
对淮南猪经过多组合杂交试验,筛选出导入一定比例的杜洛克猪血缘为最佳组合,经扩繁和建立育种核心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淮南猪新品系,历经5年4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主选性状进展明显,其中公猪平均日增重由选育初期的481.23g提高到四世代的535.51g,每世代平均改进13.57g,母猪分别为465.15g,535.03g和17.47g;在生长速度改进的同时公母猪的体尺变化也较明显,其中公猪体长增加了10.27cm,母猪体长增加了14.57cm;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母猪6月龄的体重与体长、平均日增重、胸围呈强的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体高、臀围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08.
对自行分离的PPVL株VP2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L株VP2基因片段与其他PPV毒株的VP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9.1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87%以上。表明L株与国内流行毒株之间同源性极为接近,其中与NADL-2(4973)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氨基酸同源性为99.62%)。在决定毒株组织嗜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上(378,383及436),L株与NADL-2株相同,据此推测L株的毒性与组织嗜性可能与NADL-2相似。  相似文献   
10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10%悬浮剂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最佳使用剂量为2.0-4.0ga.i./667m2,药效可持续7d以上。  相似文献   
110.
基于GIS的重庆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精细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重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资源立体多样性明显的特点,本文将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度等地理因子引入到气候空间模拟中,采用多因子日照时数模拟和小网格法建立重庆光照、热量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数学推算模型,在ArcGIS平台支持下,对模型进行了空间精细推算和可视化表达,并将其与常规的回归法与克里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因子日照模拟法由于充分考虑了坡度、坡向、日照遮蔽度等下垫面因子对日照的影响,在日照时数模拟方面能够获得较好效果;而年均温、 10℃积温采用Spline残差插值的小网格方法效果更好;年均降水量则以采用IDW残差插值的小网格方法为佳。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地区农业光、热、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和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