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59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395篇
基础科学   344篇
  149篇
综合类   1511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试验取180日龄罗曼褐壳蛋鸡168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蜂花粉,于212日龄每组随机取鸡蛋30枚,测定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的色泽,鸡蛋的粗蛋白、粗脂肪、胆固醇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蜂花粉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蛋壳厚度增厚9.22%(P〈0.01),蛋黄重量提高6.89%(P〈0.05);蛋黄的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29.18%,差异极显著(P〈0.01)。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蜂花粉可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992.
围绕银白杨、白榆、新疆杨以及银榆杨(银白杨×白榆)这四个树种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蒙导与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技术,克服了科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银白杨×白榆杂种苗。此外,银白杨×银榆杨、银白杨×新疆杨都得到了种子。银白杨×新疆杨效果较好,银白杨×银榆杨试验所得的成熟种子比较少,只占所得种子总数的25%,且成熟种子的发芽率为66.7%。由于银白杨×银榆杨的杂种苗生长羸弱,没能存活下来。这表明银榆杨花粉可育,只是育性差。形态学标记和AFLP标记结果表明,银榆杨属于偏母本融合型的杂种。银榆杨雌雄同株,且有同花序现象,在早花性、叶背面无毛、侧枝细弱,从这些性状上看,白榆的基因在银榆杨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993.
在甘肃省当归主产区岷县、漳县、渭源县,研究了含腐植酸高塔熔体当归专用肥与常规施肥对当归根部形态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纯养分投入132 kg/hm2的条件下,施用含腐植酸高塔熔体当归专用肥较常规施肥的可使当归干芦头径增加7.73%~8.29%、干主身径增加15.52%~24.82%、干根长增加10.43%~14.25%、干根重增加8.17%~16.06%、产量增加12.56%~18.05%、阿魏酸含量增加0.007~0.014百分点、挥发油含量增加0.07~0.14百分点、醇浸出物含量增加0.5~2.2百分点、净经济效益增加21 627~28 646元/hm2。  相似文献   
994.
在国家倡导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农户土地流转的交易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内蒙古65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在考虑农业保险与土地规模经营间双内生性和交互影响基础上,通过似不相关Biprobit和MV Tobit模型,从农户耕地转入的行为决策视角,探索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对农户是否转入耕地及耕地转入规模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保险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发生耕地转入行为的可能性就会上升10.9%,耕地转入规模与农业保险保费支出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高达1.194,提升农民家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可能性。此外,受访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劳动力流动、农业机械价值、兼业情况、农业合作社及耕地转入价格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户耕地转入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要积极发挥农业保险对农民土地流转理性参与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民土地流转交易能力,并规范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以农民为核心优化服务运行环境,降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5.
农资包装上的文本含有登记证号、有效成分含量、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等产品相关信息,这些不仅为农民购买农资提供重要的依据,还有助于农资监督机构发现影响农资安全的问题,同时也对出口农资的识别有极大的帮助。基于农资包装图像构建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农资标签文本检测模型,该模型使用Swin-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采用FPN提取文本特征,设计双特征融合模块(Twin Feature Fusion Module,TFFM)来统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预测阶段采用缩放式扩展算法来生成文本边框。该模型在自建农资包装图像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为91.4%、87.3%和89.3%,均优于主流方法,对农资包装图像文本检测任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6.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期间,黑龙江省从政府层面全面推进农产品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助力黑龙江省优 质农产品销售。通过“农产品+直播”这种新的模式,切实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农产品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 起来,创新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赋能产业。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提 出黑龙江省农产品直播销售要在培育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创新直播电商多元化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快发 展。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雾滴叶面动态接触角预测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数据采集的时间序列分析与空间趋势面相结合的雾滴叶面动态接触角预测和建模方法.利用CCD数字摄像技术,测定了质量分数为16.08% ~82.14%的8种草甘膦助剂(EF8108-B)水溶液液滴在黄瓜叶面上的动态接触角θ.实验结果表明,接触角在0~2s内急剧下降,2~10s内下降平缓并渐趋于稳定;各质量分数EF8108-B液滴在黄瓜叶面的接触角没有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接触角降幅增加的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黄瓜叶片界面2 s内液滴的动态接触角二阶自回归模型AR(2)、动态液滴尺寸滑动平均模型MA(3)以及动态液滴形状指数平滑模型ES(6).结合趋势面原理,模拟铺展直径Φ、液滴高度H、液滴面积A和液滴体积V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构建出黄瓜叶面动态接触角的三维趋势面模型.数值模拟检验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达到94.72%,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98.
车辆惯容器-弹簧-阻尼器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惯容器-弹簧-阻尼器(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2自由度车辆ISD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以车身垂直加速度及车身垂直加速度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对ISD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dSPACE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分析了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不同车速下对随机输入路面的相应。仿真结果和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SD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正确,采用模糊控制的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减少振动,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方面要优于ISD悬架。  相似文献   
999.
新标准下汽车平顺性虚拟道路试验系统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N和TCP/IP总线搭建了包括座椅上方测点角速度信号测量的虚拟测试系统,基于LabVIEW设计了上位机程序,状态机构架保证了程序易读易维护,队列方式实现采样和数据处理并行执行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整个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传感器体积小易于安装、易于功能扩展的特点。对国内外4个平顺性法规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搭建的测试系统进行了系统实车试验。研究表明: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座椅上方角速度信号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在车速达70 km/h时已接近20%(ISO标准),不应忽略;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估计方法、原始信号采样频率等对评价指标影响大,相对而言,时域法比较稳定可靠,但确定符合频域频率加权的滤波器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00.
微咸水膜孔沟灌土壤水盐分布与灌水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微咸水膜孔沟灌下流量和开孔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流推进时间和距离符合幂函数分布,流量和开孔率对水流推进速度影响较大;膜孔沟灌通过降低水分蒸发,抑制盐分表聚,有效调节了土壤水盐分布,总体上,对0~40cm土层盐分具有明显淋洗作用;灌水效率Ea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量的变化不明显;灌水均匀度Ed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减小;脱盐效率Es随开孔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流量的变化不明显;通过方差分析对灌水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初步得出试验区适宜的膜孔沟灌优化灌水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