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脊尾白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细胞周期蛋白C(CCNC)是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一员,在细胞周期调控及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脊尾白虾CCNC(EcCCNC)基因在卵巢及幼体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ACE技术克隆EcCCNC基因cDNA全长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EcCCNC基因在脊尾白虾不同组织、卵巢不同时期和幼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EcCCNC基因的体外重组蛋白。结果显示:EcCCNC基因cDNA全长1042 bp,包括82 bp的5′非编码区,156 bp的3′非编码区,80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6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31.34 ku,理论等电点为5.50;聚类分析表明,脊尾白虾EcCCN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凡纳滨对虾的聚为一支,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的相似性(92%)最高;EcCCNC基因在卵巢中特别是大生长期及溞状幼体Ⅱ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EcCCNC基因的体外重组蛋白为45 ku,经WB验证含His标签。研究结果表明,EcCCNC基因在脊尾白虾卵巢及幼体发育过程中很可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孙志栋  焦云  李共国  史婷婷 《核农学报》2020,34(9):2003-2010
为了提升杨梅冷藏品质,本研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采前喷施2种粒径(40和60 nm)、2种浓度(0.05%、0.10%)组合处理的金红石纳米TiO2对冷藏期间杨梅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施60 nm、0.05% 金红石纳米TiO2,杨梅初始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比对照组高21.9%,有利于杨梅早熟。冷藏15 d后,杨梅TSS含量比对照组高13.7%,发霉率比对照组低9.5个百分点。采前喷施40 nm、0.10% 金红石纳米TiO2 有助于杨梅的表面杀霉,提高杨梅的贮藏性能。冷藏15 d后,杨梅硬度、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5%、33.2%和5.6%,延缓了还原糖(RS)和TSS含量的上升,而发霉率比对照组低19.5个百分点。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RS含量是影响冷藏杨梅好果率的决策因子,影响杨梅好果率波动的限制因子是TSS含量,主要通过RS含量的积累而发生间接的负向作用;TA含量是影响冷藏杨梅发霉率和裂软果率的决策因子。本研究结果为促进杨梅早熟以及提高其冷藏性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芋艿易于腐烂、不耐贮藏的现象,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了1-MCP不同浓度(0.02、0.04、0.06 mg/kg)、简易气调(抽气、充N2和常压)和贮藏温度(6℃、10℃和室温)处理对子芋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室温处理的子芋腐烂指数(贮藏150 d)、还原糖含量(贮藏90 d)均显著低于6℃处理的(p0.05);10℃贮藏的子芋褐变指数显著低于6℃的(p0.05)。充N2和10℃复合处理能明显抑制子芋的氧化褐变,1-MCP和室温组合处理具增效保鲜作用。确定较佳的工艺组合为:采后子芋用0.02~0.06 mg/kg 1-MCP熏蒸处理24 h,装保鲜袋后充N2、10℃贮藏,或抽气、室温贮藏。150 d后,子芋的腐烂指数(5.6%~7.9%)、褐变指数(4.3%~9.8%)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维生素C(2.97~3.94 mg/100 g)和淀粉(24.9%~32.5%)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主要依据传感器接收土壤墒情数据,根据作物生长的必要因素设置样本区域并进行数据采集,以实现对农田主要信息的检测,然后通过嵌入式网关发送到服务器,在后台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控制指令后基于ZigBee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传输,以控制灌溉系统智能化配置水肥药配比并进行自动化灌溉.与此同时,数据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