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9篇
  59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皱纹盘鲍血细胞活性氧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外条件下用不同刺激物(海洋酵母细胞和酵母聚糖)对皱纹盘鲍血细胞进行刺激,测定血细胞吞噬活动中经历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的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皱纹盘鲍血细胞经刺激诱导吞噬活动中有明显的呼吸爆发现象和很强的活性氧产生。不同的刺激物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不同;同一种刺激物的不同处理和不同浓度对血细胞产生活性氧的化学发完强度的影响不同。刺激物经皱纹盘鲍自体血清调理和未经调理对血细胞刺激所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不同。SOD和NaN3对血细胞吞噬过程中活性氧产生的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皱纹盘鲍血细胞在吞噬防御反应中能够通过产生活性氧对外源病原进行杀灭。  相似文献   
102.
近两年来,沧州市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巩固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成果,以建设标准化供电所为重点,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明晰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完善考评体系、深化专业管理,使得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供电服务和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3.
1年生杉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轻基质培育和裸根培育等两种育苗方式的杉木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培育1年时两种苗木除总鲜重外,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5.51 cm、4.98 mm、6.54 g、30.30 g、32.48条、7.20、0.31和96.80%,裸根苗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是38.01 cm、5.26 mm、5.33 g、31.35 g、27.59条、7.37、0.20和86.69%,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鲜重、侧根数、根冠比和出圃率显著高于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有53.33%的苗木根冠比处于0.3~0.5区间内,裸根苗仅有5.00%;处于侧根数30~50条区间内的苗木,轻基质容器苗比裸根苗在分布均匀程度上高出28.34%。  相似文献   
104.
应用中国气象局2012年发布的气候季节划分标准QX/T152-2012,利用庆阳市8站1981——2016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对庆阳市气候四季进行了划分,得出该区常年气候分为无夏季区和四季分明区。入春时间在4月中旬末至下旬初,西南早东北迟;入夏时间(四季分明区)在6月底至7月下旬,西北早中南迟;入秋时间在7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东早西迟;入冬时间在10月中旬末至下旬初,东北早西南迟。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四季分明区的入季日期进行分析得出:入春、入夏日期逐年呈现提前趋势,入冬日期呈现推后趋势,秋季持续天数呈现延长趋势,冬季持续天数呈现缩短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该区近年来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了耐寒抗旱的藜麦,扩大紫花苜蓿的种植,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加大设施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05.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重要的毁灭性农业害虫,目前已经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亚洲的印度,对我国构成入侵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为害、分布区域及入侵性、形态及分子鉴定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并对其入侵中国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6.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近日发布了2015年农药残留联席会议推荐的29种农药415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草案.标准草案涉及到的农药绝大多数在我国取得登记并广泛使用,预计将会对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标准草案及其毒理参数和膳食摄入风险等内容,结合我国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研究,建议相关农药管理、标准制定部门以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管理部门能够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7.
马铃薯块茎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加工型品系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蒸煮是马铃薯食用最主要的加工方式,马铃薯商业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加工的品质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和分类。根据商业化加工的需求在品种选育中进行蒸煮品质性状的早期选择和筛选,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征和相关参数,同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商业化加工参数筛选适合不同用途需求的蒸煮品种,是提高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的有效手段,为制定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目标提供基础。【方法】在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块茎大小、薯型、薯肉颜色、芽眼深度、抗病性和商品率的初步选择基础上,筛选14个品种和品系进行蒸煮试验,在普通蒸锅中放入块茎蒸煮25 min,蒸熟后,在室温环境冷却20 min,7 d后,分别对蒸煮前后块茎色泽变化、蒸煮前后块茎硬度、蒸煮前后软化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这些品种和品系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绿原酸含量、柠檬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分析以上成分在蒸煮加工过程中变化对品种和品系块茎的风味、色泽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加工参数。【结果】选育蒸煮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首先考虑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要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与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和加工机械要求。块茎还原糖含量是影响蒸煮风味中甜度的主要因素,含量应控制在0.4%以下。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蒸煮风味中鲜味有关,14个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差别还不能构成显著的风味差别,所有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介于30—70μmol。块茎品种风味构成中的苦味来源主要是糖苷碱含量,蒸煮加工型品种的糖苷碱含量应控制在150 mg·kg~(-1)以下。蒸煮后冷却20 min块茎色泽变化值和蒸煮后7 d的色泽变化值ΔE差值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色泽变化的重要参数。块茎蒸煮前后的软化度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质地变化的重要参数。【结论】14个品种和品系块茎蒸煮后的风味、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变化是判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重要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全面分析表明,品种Burbank、Shepody和品系0724-58、0712-6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高的品种和品系,而0744-8和0722-2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低的品系。  相似文献   
108.
通过不同食物引诱剂与害虫诱捕器结合对不同虫种储粮害虫进行诱捕,试验表明水平距离5m、粮食深度2m左右诱捕检测害虫效果明显,对主要储粮害虫有良好的诱捕效果;摆放位置对于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影响大;采用控氧储存技术进行生态储粮,经分析,米象、米象抗性品系、谷蠹、谷蠹抗性品系及赤拟谷盗对除氧剂毒力LD99.9分别为8.60g/kg、11.01g/kg、9.14g/kg、8.16g/kg、4.18g/kg,其中赤拟谷盗最敏感,米象抗性品系需要脱氧剂最多;试验粮堆投放除氧剂量为0.50g/kg、1.0g/kg、1.5g/kg、2.0g/kg、2.5g/kg、3.0g/kg,脱氧剂在用量为2.5g/kg、3.0g/kg对谷蠹、谷蠹抗性品系、米象、米象抗性品系、赤拟谷盗及用量1.5g/kg、2.0g/kg对赤拟谷盗杀灭效果在90%以上;脱氧剂在用量为2.0g/kg时对谷蠹抗性品系、米象、米象抗性品系杀灭效果在85%以上;经实仓应用除氧剂用量为2.5g/kg、3.3g/kg、2.5g/kg并抽真空、3.3g/kg并抽真空能保证稻谷储存1年基本无活虫,可保证稻谷储存安全;经应用除氧宝0.5g/kg、1.0g/kg、1.5g/kg、2.0g/kg、2.5g/kg、3.0g/kg、3.3g/kg对稻谷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9.
黑果枸杞温室育苗及滨海盐碱地造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黑果枸杞在滨海盐碱地的成功引种,提高该地区盐碱地绿化面积及单位面积产值,以青海野生黑枸杞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播种育苗获得幼苗,经驯化后在山东滨海地区盐碱地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造林成功。黑果枸杞种子经温水浸泡5 h 左右进行播种,第7 天开始出苗,此过程可持续15~20 天,总体播种成苗率在72%以上;幼苗生长4 个月后,经驯化可在滨海中重度盐碱地进行定植,1 个月后测定成活率为95%且生长状况良好。本试验对黑果枸杞温室育苗及盐碱地造林的研究摸索,为其在滨海盐碱地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0.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氮素循环变化动态及其机理,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管理对植株氮素(全氮)和土壤氮素(无机氮、全氮)变化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近似斜“N”的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覆膜处理而言,覆膜处理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表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成熟期不覆膜处理茎叶中氮素残留较多,即将氮素更多地用于营养生长;而覆膜能使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多地转移到籽粒中去,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3)对于不同土壤剖面不覆膜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而言,覆膜处理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相似的“W”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规律有所延迟。三叶期至拔节期由于植物根系长度限制出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籽粒形成期,由于覆膜能够改善土壤水热状况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素分布,故出现上升趋势;籽粒形成期至成熟期变化规律与植物地上部分总氮含量恰好相反,说明该阶段土壤中全氮变化与玉米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覆膜对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氮素变化影响较大,生育后期土壤氮素变化主要与玉米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且覆膜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