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单味中药多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对山东省3个大型奶牛场的4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调查、采样、用常规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等.利用水煎法提取黄连、大黄、五味子等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率大于5 %的病原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共分离细菌44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34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9株(20 %)、链球菌5株(11.4 %)、粪肠球菌5株(11.4 %)、不动杆菌属3株(6.8 %)、芽孢杆菌2株(4.5 %)、绿脓杆菌2株(4.5 %)、克雷伯氏菌1株(2.2 %)及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2株(4.5 %).中药体外抑菌结果表明,8味中药中,黄连、大黄和五味子等对子宫内膜炎病原菌都表现为高度或中度敏感,其它的中药抑菌效果表现不敏感.分离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并通过体外中药药敏实验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基于GIS技术的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农村非点源污染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进行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并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各乡镇污染贡献度。选取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地表径流、畜禽散养、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化肥流失5大污染源,计算各镇总等标污染负荷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村畜禽散养、化肥流失、生活污水的污染源总和比重高达69.71%,福集镇占研究区乡镇总污染的31.17%,导致泸县濑溪河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非点源污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3.
奶牛难产是临床上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奶牛分娩时,由于胎儿娩出受阻,经产道助产或药物催产都无效的情况下,施行剖腹产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救治手段。子宫扭转的奶牛,在保守疗法整复扭转的子宫无效或经腹腔内整复无效时,也需做剖腹产再整复扭转的子宫。如能慎重选择病例,早期进行手术,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云南咖啡锈菌小种类型,采用国际通用的 19 个咖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寄主,利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采自云南咖啡主产区 12 县(市)的 51 份咖啡锈菌进行鉴定,鉴定出 9 个小种,分别为 VIII(v2,3,5)、XXXIII(v5,7 or v5,7,9)、XXXIV(v2,5,7 or v2,5,7,9)、XXXVII(v2,5,6,7,9)、XLI(v2,5,8)、XLII(v2,5,7,8 or v2,5,7,8,9)、New race(v2,5,6,7)、New race(v1,2,5,7 or v1,2,5,7,9)、New race(v1,5,7 or v1,5,7,9),这 9 个小种均为国内首次鉴定,其中小种 XXXIII、XXXIV、New race(v2,5,6,7)、New race(v1,5,7 or v1,5,7,9)、New race(v1,2,5,7 or v1,2,5,7,9)、XLI 和 XLII 均侵染 Catimor7963,小种 XXXVII 侵染 CatimorT5175。  相似文献   
105.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是危害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此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寄主很广。2015年云南瑞丽咖啡植株上发现双条拂粉蚧,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咖啡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掌握集贤县当前民间药用植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结果]整理出主要药用植物27种,包括大宗药材5种、常用药材8种、不常用药材14种。当地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疗效,但常用种类减少;大宗药材主要外销,在当地使用率不高;用药单一,方法粗糙,且存在同名异物的混淆现象。[结论]该研究为中药材的挖掘开发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7.
在云南德宏对从非洲引入的9个非抗锈咖啡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结果表明,DTARI 010、DTARI 011植株比对照矮小,总结果量亦低于对照,其它品种均较对照高大、粗壮,总结果量高于对照;DTARI 010、DTARI 051、DTARI 05、DTARI 06是相对早熟品种;DTARI 010产量表现最高;所有参试品种均对咖啡叶锈病敏感,冬季落叶程度高。建议云南咖啡植区仍要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国家农业部"走出去"科技合作项目,云南农垦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代表团应邀对缅甸小粒种咖啡生产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缅甸农业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咖啡研究及种植生产技术出现快速发展的状况。缅甸种植小粒种咖啡采取高荫蔽度的间作模式,虽然单株产量不高,但是咖啡品质好,已成为精品咖啡,进入以美国为主的国际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缅甸有较好的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今后开展中缅咖啡项目合作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对德宏潞西、瑞丽、盈江等地区的调查研究表明,澳洲坚果园间作咖啡不但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而且咖啡与澳洲坚果间作后高产稳产性增强,提高了两个经济作物的经营效益。通过对间作关键技术的总结,提出该高效栽培模式推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有利于咖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和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咖啡与热带经济作物、果树间作,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发展云南小粒种咖啡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