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6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林业   850篇
农学   613篇
基础科学   880篇
  569篇
综合类   4185篇
农作物   602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2283篇
园艺   713篇
植物保护   44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 ]、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gossypiella (Saun ders) ]仍是目前制约棉花生产的两种重要害虫。应用性信息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 ,是通过在棉田一次性设置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 (PB ROPEL ,简称PB ,为短效型线药 )、棉铃虫性信息干扰素 (AB ROPEL ,简称AB ,为空气中散发性信息素 )干扰棉红铃虫、棉铃虫的性信息传递 ,使之迷向、不能交配、降低有效落卵量、减少虫口 ,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棉花害虫天敌 ,以益控害[1,2 ] 。 1 998~ 2 0 0 1年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与日…  相似文献   
132.
生姜癞皮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姜癞皮病在山东7月开始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病株植株矮小、茎细、分枝少,叶色变淡,根茎表皮疣裂,根系腐烂,产量品质降低。病原物为南方根结线虫。砂质土壤、连作重茬、过量施钾肥均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3.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欧洲野兔的 5个微卫星位点 ,分析了 5个品种 (系 )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大 ,分别为 0 .5 5 2 6和 0 .6 2 0 2 ;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小 ,分别为 0 .4 5 15和 0 .5 2 6 1。由此说明 ,5个品种 (系 )家兔中 ,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 ,相对较纯 ;Vc- 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 ,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 ,5个品种 (系 )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 ,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与 Vc- 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 ,与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 ,这与 Vc獭兔育种历史事实相符。另外 ,在 Sat4和 Sat8位点上分别检测出了 1条 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Vc獭兔的遗传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4.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AH99.  相似文献   
135.
从肉鸡品系的改良和品种的改进对饲养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肉种鸡的改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父系由普通型换成了宽胸型,母系则由快羽换成慢羽型,因此生产探索出新的管理技术及模型以适应新品系生长的需求。最近京海公司饲养的一批新品系从父母代肉种鸡取得了良好的生产实绩,现进行总结,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36.
笔者近年来遇到犊牛铅中毒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例,治愈10例。1996年9月份公司第三奶牛场12头15日至30日龄母犊因舔食牛舍铁栅栏新刷的防锈油漆积累中毒,死亡5例,治愈7例;2003年4月,我市郊区一新建个体牛场4头1~2月龄母犊因啃咬、舔新犊牛舍铁护栏上的红油漆中毒,死亡1例,治愈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7.
人们常说:“鹅好养,雏难育”,而雏鹅养育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从我们大量的咨询,现场观察和死鹅剖检中发现: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阶段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鸡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138.
我国对水禽屠宰加工工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技术也不尽完善,现在仍有一部分企业采用人工屠宰方法。本文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禽屠宰加工工艺及成套设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目前比较成熟的、大多数加工厂普遍采用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综述,可供水禽加工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9.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它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主要感染幼龄鸭(它包括火鸡和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脑膜炎等为主要特征,以咳嗽、瘫痪、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东至县2003年9—10月份大面积流行该病。在疫病流行期间,笔者亲自送病料到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检验,并亲临养殖户进行实地调查,现将这次疫病流行情况与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0.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