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只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在稳定政府投资主渠道的同时,要多渠道增加林业投人,而吸弓i民间资本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着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在分析河南省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上,探讨民间资本在退耕还林中作用,对民间资本投资退耕还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年花生连作地块上,以多年连作花生(DDH)为对照,对两年玉米花生间作(TJZ),两年花生玉米轮作(TLY)两种耕作方式与连作花生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耕作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DDH处理相比,TJZ处理和TLY处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收获期均能提高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促进花生生长发育;TJZ处理和TLY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TJZ处理和TLY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和干物质积累量。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的荚果产量提高了15.09%和13.55%,籽仁产量提高19.21%和15.91%,且TJZ处理和TLY处理的出仁率和单株结果数高于DDH处理。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均提高了花生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TJZ处理主要提高蛋白质含量,TLY处理主要提高粗脂肪含量。综合比较玉米花生间作和轮作两种耕作方式均能缓解花生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53.
54.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体外培养难度大,其滴度一般通过颜色变化单位(colour change unit,CCU)来反映,但该方法检测值跨度较大,无法进行精准定量。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Mhp的免疫原性,对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进行检测,发现同等CCU滴度水平的不同Mhp样品总蛋白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Mhp HN0613株的CCU滴度水平、总蛋白含量和动物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CCU滴度水平条件下,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含量与其免疫原性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为了验证以总蛋白含量作为辅助CCU滴度评价Mhp免疫原性方法的可行性,对Mhp HN0613株进行静置培养;48 h后其CCU滴度水平为5×109 CCU/mL,且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0.030 mg/mL,高于同等CCU滴度水平、培养42 h样品的总蛋白含量;根据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含量与其免疫原性的相关性,表明培养48 h样品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8 h的Mhp HN0613株样品具有更好的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结果,证明Mhp总蛋白检测法可作为一种辅助CCU滴度评价Mhp免疫原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5.
由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和浚县原种场、浚县农业试验站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农012,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命名为豫麦52号。该品种株高788cm,全生育期230天左右,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植株紧凑,叶片上举,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穗长方形,大穗、亩成穗多;粒色白,圆卵型,商品性好;千粒重48g以上。成熟落黄好,抗青干和干热风能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河南和安徽北部均可种植。产量表现 1992~1993年参加省区试预备试验,在郑州亩产727…  相似文献   
56.
麦套夏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夏花生,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提高两熟单产特别是花生单产的关键。我们承担由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麦油两熟双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和生育特点研究”课题,经专家测产验收,滕州市基点103.4亩麦行套种夏花生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518.16公斤,百亩规模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创麦套夏花生高产国内新纪录。  相似文献   
57.
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生叶片衰老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荚期喷施0.01mM赤霉素,0.05mMN^6-苄基腺嘌(6-BA),5mA脯氨酸,3mM抗坏血酸,10mM甘氨酸,6mM乙烯利等生长调节物质均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度,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持含量,降低叶片内丙二醛积累量,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延缓花生叶片衰老,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不同施氮措施对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强筋品种郑麦366和中强筋品种郑麦7698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0)、基施纯氮210kg/hm2(N210+0)、基施纯氮150kg/hm2+追施纯氮60kg/hm2(N150+60)和基施纯氮150kg/hm2+追施纯氮120kg/hm2(N150+120)4个施氮处理,连续3年分析不同施氮措施下的产量、籽粒与麦粉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年际间变化较大;丰产年份(2018-2019年度)N150+60处理的籽粒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N150+120处理2017-2018年度2个品种、2019-2020年度郑麦7698的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N150+60和N0处理;不同施氮措施下2个品种的小麦粉面团稳定时间以N150+60或N150+120处理较长;N150+60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显著增加了2019-2020年度的郑麦366面团最大拉伸阻力;与N210+0和N0处理相比,N150+60和N150+120处理显著增加了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的郑麦7698面团最大拉伸阻力。综上分析,小麦...  相似文献   
59.
玉米原名玉蜀黍,原产自美洲,目前,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也大面积进行种植。玉米用途广泛,营养丰富,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1]。所以,对玉米进行高产栽培很有必要。本文就玉米如何进行高产栽培,高产栽培有何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0.
不同种植方式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花108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麦田套种、直播露地和直播覆膜三种种植方式,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生育前期,夏直播覆膜处理可提高其叶面积系数,增加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营养生长。麦套花生能显著提高花生生育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果重。三种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表现为麦套直播覆膜直播露地。发展麦油两熟制花生,在人力和物力充足条件下,宜选用麦田套种方式;为适应机械化,宜采用夏直播覆膜栽培,同时力争早播和适当增加密度,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