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为建立一种既有效又简便的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联合免疫方法,通过细胞感染试验和动物免疫试验,评价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和猪瘟病毒(CSFV)冻干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可行性.通过细胞感染试验证明了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冻干活疫苗不影响CSFV疫苗的病毒活性;将PCV2灭活疫苗稀释的CSFV冻干活疫苗免疫试...  相似文献   
512.
【目的】土柱栽培条件下,研究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淹水胁迫下根系呼吸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及荚果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淹水胁迫下花生抗性及采用外源激素调控花生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山花108为试验材料,以全生育时期正常水分管理(CK)为对照,设置苗期(V3)、花针期(R3)、结荚期(R5)、饱果期(R7)4个淹水时期,于淹水10 d后喷施15 mg·L-1的6-苄基腺嘌呤(6-BA),共9个喷施组合处理,即全生育时期正常水分管理(CK)、苗期淹水(V3-W)、苗期淹水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V3-S)、花针期淹水(R3-W)、花针期淹水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R3-S)、结荚期淹水(R5-W)、结荚淹水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R5-S)、饱果期淹水(R7-W)、饱果期淹水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R7-S)。处理后每隔5 d,取样测定根系无氧呼吸酶、有氧呼吸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根系干重及根长密度等指标。【结果】淹水显著降低了20—60 cm土层的根系干重及根长密度。淹水结束后,V3-W处理20—40 cm土层无根系。2018与2019生长季,R3-S处理20—60 cm土层根系干重及根长密度比R3-W处理平均提高5.15%和8.59%。淹水提高了根系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降低了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淹水结束后,V3-W处理ADH和LDH活性分别提高了12.49倍和18.99倍,而MDH活性降低了65.15%。与CK相比,2018与2019生长季V3-W、R3-W、R5-W、R7-W处理ABA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22.71%、15.81%、10.57%、5.64%,而喷施6-BA显著降低了R3时期ABA含量,较R3-W处理降低了7.60%。淹水降低了根系ZR含量,淹水结束后,2018与2019生长季V3-W、R3-W、R5-W、R7-W分别较CK平均降低了16.84%、15.61%、15.35%、8.51%;喷施6-BA增加了R3时期ZR含量,较R3-W处理增加了5.47%。淹水显著降低R5时期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2018年分别下降38.39%和30.43%;2019年分别下降31.60%和25.06%。R3时期在2018与2019生长季喷施6-BA后分别较R3-W处理增产5.38%、6.91%。【结论】淹水后喷施外源6-BA通过降低根源ABA含量,增加ZR含量,提高根系ADH、MDH活性,降低LDH活性,增强根系呼吸性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增加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13.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 (ToBRFV)于2014年首次在以色列发现, 随后传播到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等地。ToBRFV在番茄叶片上引起花叶, 更重要的是在番茄果实上引起褐色皱缩斑, 导致番茄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是番茄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为遏制ToBRFV的传播, 多个国家已经将该病毒列入检疫对象。2019年, 我们在山东番茄上检测到该病毒。本文综述了ToBRFV发生与危害、寄主范围和症状、传播方式、基因组结构、检测方法, 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希望有助于防范该病毒在我国的扩散。  相似文献   
514.
 本研究是利用异源表达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YMV)复制酶Nib蛋白创建了病毒核酸的体外复制系统。将WYMV的Nib编码序列扩增并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MAL-C2X中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MAL-WY-Nib。0.4 mmol·L-1 IPTG诱导可特异性表达分子量约为100 kDa的MBP-Nib融合蛋白。根据温度梯度测定,20℃下诱导MBP-Nib的可溶性比例较高,约为30%,可满足MBP标签的亲和层析。通过与WYMV的其他蛋白和烟草丛顶病毒的RdRp进行比较,纯化的MBP-Nib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识别WYMV RNA1和RNA2的3′末端区域并体外合成其互补链,此体外转录体系可用于WYMV复制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15.
为了筛选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28组。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按2:1、3:1、15:8、15:2、3:4、1:2、3:11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78.41、185.44、208.10、155.16、149.55、138.98、309.22。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噻虫嗪按11:2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98.45。联苯菊酯与硫双威、噻虫胺按1:2、1:5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215.69、337.94.  相似文献   
516.
氮肥基追比和调亏灌溉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水肥管理对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防雨棚下,采用桶栽土培法研究氮肥基追比和调亏灌溉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为优化小麦水氮运筹模式提供依据。设置4种氮肥基追比(播前和拔节期施氮比例)处理,分别为10:0、7:3、5:5和3:7,记为N10:0、N7:3、N5:5和N3:7。2种水分处理:水分调亏(返青-拔节期)—复水—调亏(灌浆-成熟期),记为D;全生育期正常供水,记为N。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小麦灌浆期的单茎叶面积;相同水分条件下,N7:3、N5:5和N3:7灌浆期单茎叶面积递增且显著高于N10:0处理。水分调亏显著降低拔节期N10:0处理小麦最上部展开叶的光合速率,对其他氮肥处理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则未达显著水平;相同水分条件下,N5:5处理拔节期和灌浆期均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随追氮比例的增加,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氮肥基追比和水分调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两者对小麦产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水分调亏配合氮肥基追比处理比例为5:5是最合理的水氮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517.
山东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对番茄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番茄植株感染该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  相似文献   
518.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几种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形态、生化与分子以及致病性3个方面综述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鉴别方法,旨在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和进出口检疫提供更多更安全的检疫方法,同时为更好的区别两种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9.
目的寻求外伤性前牙全脱位再植牙髓治疗的较佳方法。方法80例(88颗牙)脱位时间不超过3h的外伤性前牙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再植前去髓组、再植1周后去髓组、再植后出现病变再去髓组3组:(1)再植前去髓组(28例,30颗牙):术前去髓,根充碘仿氢氧化钙,半年后常规根充;(2)再植1周后去髓组(27例,30颗牙):直接再植,再植术后1周去髓,根充碘仿氢氧化钙,半年后常规根充;(3)再植后出现病变再去髓组(25例,28颗牙):直接再植,出现牙髓病变时再行根管治疗,根充碘仿氢氧化钙,半年后常规根充。结果再植1周后去髓组与再植前去髓组、再植后出现病变再去髓组两组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再植前去髓组、再植后出现病变再去髓组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脱位时间在3h内的外伤性前牙全脱位,再植术后1周行去髓根充碘仿氢氧化钙,半年后再行常规根充是较理想的牙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0.
为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这4种猪主要腹泻病毒,本研究分别针对PEDV M基因、TGEV M基因、PoRV NSP5基因、PDCoV 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方阵法优化恒温隔绝式荧光RT-PCR(ii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这4种猪腹泻病毒iiRT-PCR方法。用建立的iiRT-PCR方法分别检测PEDV、TGEV、PoRV、PDCo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日本脑炎病毒(JEV),并对ii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对PEDV、TGEV、PoRV、PDCoV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02、102、103、103 TCID50/mL,并具有良好的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01、102、102、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