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8篇
  149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成县城区校园园林树木安全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成县安全舒适的校园园区环境,针对成县城区七所中小学校园的园林树木,进行了校园树木安全性调查,其中5所校园的绿化树木在校园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及时调查、正确评估校园树木安全状况,找出危险性树木,因树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校园绿化,更可确保树木不会对师生、设施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2.
144份甜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技术对来源于144份甜玉米群体的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43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4~17个等位变异,平均8.58个。40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6~0.90,平均0.76/位点。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2.30~15.19,平均6.80/位点。在33个位点共检测到稀有等位变异70个,在15个位点共检测到特有等位变异16个。在144份材料中,117份材料有稀有等位变异,其中1份材料有8个稀有等位变异;14份材料有特有等位变异,2份材料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聚类分析可初步将144份甜玉米群体划为7个类群,其中最大的Ⅰ群包括89份,第Ⅱ群包括35份。从研究结果得出群体材料的利用价值,对新的群体的合成及杂优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育种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橡胶树炭疽病是影响橡胶树割胶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由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侵染引起的,在世界各大植胶地区引起了无数橡胶树叶片脱落,甚至整株死亡,给当地的橡胶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本实验主要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测试法等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研究萘乙酸对橡胶树胶胞炭疽菌RC169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时萘乙酸对RC169菌丝生长、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用药浓度的升高,其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之规律性增强。  相似文献   
84.
为调查红原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采自红原县的216头份牦牛粪便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腹泻粪便样本18份)。该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4.8%,其中Cryptosporidium bovis 感染率为3.7%,C. ryanae感染率为5.1%, C. andersoni感染率为6.0%, 而腹泻样本并未检出隐孢子虫。以上结果表明,牦牛是隐孢子虫的天然宿主,但该实验中未见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之间的关系需要后续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85.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40对引物在83个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32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为5.8个;平均多态信息量0.69,变幅为0.43~0.88。共检测出67个稀有等位基因和21个特有等位基因。SSR聚类分析可将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确定山西省玉米审定品种的杂优模式有15种。研究表明,山西省玉米审定品种双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很多自交系具有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自交系杂优类群的划分解决了当前育种中出现的自交系血缘不清问题,对山西省主要玉米品种杂优利用模式的分析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玉米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以寄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ppg1~pppg5等5个基因cDNA序列为参考,设计基因编码区特异性引物。利用5对引物分别对剑麻斑马纹病菌进行分子检测以及基因同源克隆。通过此方法首次从剑麻斑马纹病菌中获得了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并分别命名为Szpg1~Szpg5。检测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普遍存在于被检测剑麻斑马纹病菌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对应基因之间存在核苷酸序列差异,由此导致个别氨基酸的差异,甚至提前终止。由此推测,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7.
低剂量杀虫剂对星豹蛛捕食桃蚜功能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蜘蛛对蚜虫控制作用的影响,采用药膜法和点滴法测定了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桃蚜Myzus persicae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利用HollingⅡ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析了杀虫剂作用下星豹蛛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桃蚜和星豹蛛均对阿维菌素最敏感,其对应的LD50和LC50最低,分别为4.94×10-4 μg/头和0.14 mg/L;吡虫啉和啶虫脒居中,毒死蜱最低;前三者的LD50依次是毒死蜱的127.47、72.05和1.67倍,LC50依次是毒死蜱的261.36、3.60和4.08倍。杀虫剂处理星豹蛛后对桃蚜的功能反应类型基本符合HollingⅡ模型;除3.0、4.5 mg/L啶虫脒处理外,不同杀虫剂作用下星豹蛛对桃蚜的处理时间长于对照组的0.016 d,最大日捕食量小于对照组的60.7头;同种杀虫剂作用下,随着浓度增加平均日捕食量逐渐降低,处理时间延长,瞬间攻击率下降;寻找效应随着桃蚜密度和杀虫剂浓度的增大而下降。表明低剂量杀虫剂处理星豹蛛后延长了其对猎物的处理时间,降低了瞬间攻击率,减少了日捕食数量,从而降低了对猎物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试验旨在建立猪组织中多西环素的HPLC检测方法(国外多采用反相苯基柱、多聚合柱的HPLC检测方法),为控制食品中多西环素的残留提供可靠的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89.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蜘蛛血细胞DNA损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体外染毒法对星豹蛛雌雄成蛛进行过氧化氢和甲醛染毒处理,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蜘蛛血细胞DNA损伤效应,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并计算受损伤细胞率、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能引起蜘蛛血细胞DNA断裂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浓度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的甲醛能引起蜘蛛血细胞DNA损伤,其中在10µM时引起DNA断裂,在25µM、40µM、55µM时引起DNA交联,而在70µM时引起血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0.
以日本富有甜柿为试材,模拟甜柿采摘、运输、贮藏等不同贮藏环境条件下霉菌浸染过程,采用自然种植与洗涤稀释法,并结合菌种在试样中的回接鉴定,分析不同贮藏条件T富有甜柿的霉菌污染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采摘后贮藏前七、八成熟甜柿的真茵侵染率分别为36.5%、43%;常温条件下七、八成熟甜柿的真菌侵染率分别为27%和61.5%;低温条件下七、八成熟甜柿的真菌侵染率分别为39%和49.5%;模拟运输条件下七、八成熟甜柿的真菌侵染率分别为40.5%和54%;通过回接证明了3种优势致病茵,由镜检结果确定分别为白腐霉、交链孢霉、黑曲霉,它们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0%、28%、31%,回接发病率分别为98%、9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