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7篇
  38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疆巴旦杏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旦杏(Amygdalus communis L.)又名扁桃,维吾尔语巴旦木,属蔷薇科,为药食兼用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目前新疆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四川洪雅林场柳杉长卷蛾危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柳杉长卷蛾(Homona issikii Yasuda)的捕食性天敌-短角宽扁蚜蝇(Xanthandrus talamaoi(Meigen))(食蚜蝇科Syrphidae)。该蝇在幼虫阶段取食卷蛾幼虫,捕食量日均约0.56-0.65头,蝇虫比例随害虫虫口密度增加,在林间诸种天敌中居优势地位,对抑制柳杉长卷蛾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杉棕天牛在四川对杉木的危害特性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棕天牛在四川对杉木的危害特性及防治对策探讨杨伟周祖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叶伟军(四川省国营泸县林场)曾垂惠杨德敏(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在四川危害杉木的天牛有粗鞘双条杉天牛和杉棕天牛,据《中国森林昆虫》载,杉棕天牛主要危害3年~5年生幼林...  相似文献   
14.
龙竹属大型丛生竹,是笋材两用的优良经济竹种。首次在国内对天然龙竹低产林分作了竹丛秆数,年施肥量,氮磷钾肥配比,灌溉次数4种措施的改造试验,结果表明:4种措施对林分的匀显著,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竹丛秆数,灌溉次数,肥料配比和年施肥量;最优水平组合为保留竹丝秆数16-20秆,年施肥量2.0kg,氮,磷,钾配比为5:4:1,灌溉次数12次/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1)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2)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3)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林菲  池泽龙  杨伟  刘庚  马小红  常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322-329,353
[目的]分析1980—2020年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的科学调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汾河流域1980—2020年5期Landsat-MSS/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估算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 1980—2020汾河流域土地利用中耕地、林地和草地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土地利用整体变化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动态度表明2000—2020年土地变化明显高于1980—2000年。1980—2020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总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上游高,中下游低的趋势。从不同功能价值来看,调节和支持服务减少最多。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与ESVI双变量LISA聚集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性,主要以汾河上游的低土地利用程度与高ESVI聚集分布为主。[结论] 1980—2020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向高生态服务价值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8~2013年入学的林业技术专业新生入手,通过查阅资料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招生录取情况及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招生规模与形势不容乐观,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在采取相关补助政策后,情况有所好转。最后就林业技术招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杜亚军  欧阳红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6-11900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5~7日岳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雷达资料、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及地面冷空气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与低槽、中低层切变结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有利条件之一;K指数和位势涡度的演变与暴雨的发生发展一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综合采用“惩罚型变权”方法、P-S-R模型、GM(1.1)预测模型等分析方法,构建城郊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基本模型,并进行指标库建立、警限确定、数据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与修正、警度确定与警级划分等关键技术研 究,结果显示:2004年到2014年长生桥镇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中警状态提升到轻警状态,但水土 流失、垃圾散乱堆积、水体污染等现象依然严重,治污能力还有待提升,且人口超载和耕地锐减等现象开始显现, 应对水土流失、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人口密度、耕地变化等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研究表明,运用上述预警系 统和研究方法既能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又能保障预警过程全部程序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