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1 植物病害的命名植物病害的命名方法有 :1.1 以病害症征来命名 如黄瓜白粉病 ,是指黄瓜染病后病株叶片正面生有大量白色粉末状物 ;番茄灰霉病指在病部有灰色霉状物 ;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是由于在植株受害部位有菜籽状黑褐色菌核。1.2 以病害的病状命名 如幼苗猝倒病 ,幼苗茎基部组织坏死 ,在坏死处倒伏 ;番茄青枯病 ,染病后萎蔫失水迅速 ,植株仍保持绿色 ;苹果树腐烂病 ,受害的枝干、主枝等部位组织腐烂。1.3 以病害的病原物命名 如炭疽病 ,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 ;疫病是指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类病害。2 植物病害的别名与俗…  相似文献   
62.
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1周分别采用留穗尖3cm、5cm、7cm,间隔疏除小穗,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去副穗和穗尖、不修剪的花穗整形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夏黑葡萄单粒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无差异。留穗尖3cm的花穗整形方式能显著改变果穗大小,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均为最优处理方式,但穗重最小。综合比较,留穗尖5cm的花穗整形方式为夏黑葡萄最佳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63.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优化辣椒的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椒5 号’甜椒和‘湘研10 号’辣椒子叶外植体为试料, 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为报告基因, 通过观察检测愈伤组织的荧光表达与特异PCR 扩增鉴定, 分析了工程菌液pH 值、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 的浓度、共培养时的温度与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辣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5.2、共培养基中加入AS 200 μmol·L - 1 、23 ℃黑暗条件下, 农杆菌与辣椒子叶共培养5 d , 有利于辣椒子叶的遗传转化,‘中椒5 号’、‘湘研10 号’愈伤组织荧光表达率均达到了40 %。  相似文献   
64.
根据一般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果树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在生源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5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把专业教育提早到大三,提早选择硕士生源;在博士招生中提出"同导师博士生"概念,弥补一般院校没有硕博连读的缺陷;通过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来培养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学科导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研究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提出并实践了改考试式英语为应用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5.
红地球葡萄GLRaV-3的茎尖培养脱毒及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带GLRaV-3病毒的红地球为试材,研究了6-BA、NAA、IBA、KT不同配组及茎尖大小对茎尖培养的影响,并利用RT-PCR技术对部分红地球组培苗进行了GLRaV-3病毒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茎尖培养脱毒最佳茎尖初始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KT 0.5 mg/L+NAA 0.2 mg/L,最佳茎尖分化培养基为:B5+KT 1.0 mg/L+NAA 0.2 mg/L;茎尖大小与成活率成正比,与脱毒率成反比;运用RT-PCR检测技术进行了脱毒后组培苗的检测,得到了GLRaV-3的特异片段为300 bp,获得了28株脱毒苗,平均脱毒率为43%。  相似文献   
66.
土壤质量是评判土壤性质好坏的标准之一。人们为了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葡萄而大量施肥,忽略了土壤的承受能力,容易导致葡萄园土壤质量的恶化。主要综述了土壤质量的定义和特性,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施肥和土壤改良等方面分析土壤质量变化对葡萄种植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种植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7.
秋水仙素对刺葡萄植株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加倍的四倍体刺葡萄植株为试材,观察其叶片形态、枝蔓节间长度与粗度、叶片气孔、棚栏组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的叶片变厚,叶形指数变小,叶色变深,叶表面皱缩粗糙,节间变短,植株变矮;叶片气孔密度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叶片栅栏组织增厚.  相似文献   
68.
香蕉果实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植物凝集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原核表达香蕉凝集素基因(BanLec)并探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取了巴西蕉果肉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BanLec cDNA 全长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将BanLec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并将筛选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克隆到的BanLec cDNA 序列为460bp,开放读码框为426bp,编码142个氨基酸。与其它已知的香蕉凝集素基因相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和93%以上。SDS-PAGE 分析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BanLec基因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香蕉凝集素的活性及生化功能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9.
葡萄细胞培养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巨峰和红地球葡萄的不同组织为试材,利用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测定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B5基本培养基附加6 mg/L NAA和0.6 mg/L 6-BA的培养条件下,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87%.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均高于其对应外植体中的含量,其中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11.184 μg/g.经6次继代培养可诱导出生长势强、白藜芦醇含量为14.296 μg/g的巨峰葡萄优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葡萄冬芽主芽坏死的规律,分析影响主芽坏死的可能原因,为研究降低冬芽主芽坏死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解剖观测的方式对湖南省、山东省等种植的‘红地球’冬芽进行对比观测;对湖南省种植的7种欧亚种葡萄(‘美人指’、‘香妃’、‘红罗莎里奥’、‘爱神玫瑰’、‘白罗莎里奥’、‘甲斐乙女’、‘红地球’),4种欧美种葡萄(‘摩尔多瓦’、‘金手指’、‘阳光玫瑰’、‘夏黑’)共计11个葡萄品种冬芽主芽坏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葡萄的萌芽期、摘心期、盛花期、第一次膨大期、浆果生长期、浆果成熟期、采果期、休眠期8个不同时期的冬芽主芽坏死情况进行追踪解剖观测。[结果](1)湖南省、山东省‘红地球’葡萄冬芽均存在主芽坏死现象,且湖南地区更严重。(2)湖南省主栽的11个葡萄品种均出现了主芽坏死现象,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欧亚种坏死程度显著大于欧美品种(P>0.05)。(3)主芽坏死高峰期为第一次膨大期和浆果成熟期,且主芽坏死一经形成不可逆转。(4)结果枝较营养枝主芽坏死率高,且各品种主芽坏死率较高的节位均集中在第7、8节位。[结论]第一次膨大期和浆果成熟期主芽坏死出现高峰期,初步推断是由于这两个时期树体营养急需造成主芽坏死严重,品种基因型、品种属性、树体营养不足、较高的赤霉素含量均可能是影响葡萄冬芽主芽坏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