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营养基质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机插秧的秧苗素质,从而提高机械栽插水稻的产量,于2012年在丘陵山区进行了营养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育秧,营养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47.69kg/667m2,比常规育秧增收28.34kg/667m2,增幅6.76%。因此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能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早播、早插、早生、早发,实现早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并适合在泰和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正>畜禽采血是疫病监测、检测、诊断和评估免疫效果的一项前提性工作,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所以作为基层兽医人员,畜禽的采血技术是必须掌握的常规技术之一。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1采血样前器具的准备根据检测项目准备一次性手套、真空采血管、防护服、口罩、防护帽、采血针、离心管、套猪器、铁  相似文献   
43.
黑蝶贝养殖现状与前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蝶贝是目前唯一能批量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进行黑蝶贝的研究和培育,在人工育苗、苗种中间培育、插核术前处理、关键插核技术及术后休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程度。在养殖及珍珠培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苗种培育阶段暴发的外套膜流行病;海洋环境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插核后死亡率、脱核率高,造成存珠率不高等。针对黑蝶贝繁育、培育、插核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养殖现状与问题进行述评,为黑蝶贝健康养殖的进一步研究及黑珍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珠母贝人工培育黑珍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贝龄和不同珠核规格的实验条件,探讨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育珠效果的影响因素.术前处理方法包括温差促排和阴干促排,贝龄设为1.5龄、2.0龄、2.5龄和3.0龄,珠核直径设为5.5 mm、6.0mm、6.5 mm和7.0mm.经1个月的休养和21个月的育珠,结果显示,休养与育珠期间,温差促排、阴干促排和未处理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温差促排组和未处理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4个贝龄组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5龄组具有最高的成活率,2龄组具有最高的留核率和收珠率,3龄组具有最低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4个珠核规格组间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6.0 mm组和 7.0 mm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和收珠率.研究结果说明,术前处理具有明显提高珠母贝植核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最适贝龄应是1.5~2龄: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珠核适宜规格为6.0 mm.本研究旨在为优质珍珠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5.
基于《中国知网》和PubMed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国家、作者信息、出版刊物及研究内容等信息,并采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聚簇、关键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10篇,研究机构9个,发文作者9位,来源期刊8种。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出科技文献927篇,发文作者690位,来源期刊162种。2015—2020年鳞翅目转录组学的研究热度很高。其中,夜蛾科、蚕蛾科、螟蛾科、粉蝶科,菜蛾科5个科的资料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相对其他科鳞翅目昆虫更为全面和详细。研究内容涉及高通量测序、基因表达、体外微环境、合成通路蛋白、基因家族、激素、遗传调控、转录应答等方面。研究热点有嗅觉受体、家蚕、毒性、氧化脂类、节肢动物触角、性引诱剂、病毒学、免疫学、核酸分子杂交等。客观总结了国内外的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的研究现状,分析汇总出研究的热点以及薄弱点,可为昆虫学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