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为探索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酰胺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合前期的衍生化研究,设计并合成了15个新型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并对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50μg/mL下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梨树腐烂病菌Valsa pyr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化合物5j对棉花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抑制率达61.7%,强于阳性对照啶酰菌胺。  相似文献   
182.
本试验通过Pacbio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球虫血痢散”和“肠杆灵散”兽用中草药组方药物应用对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并与禽肠道常用抗生素药物硫酸安普霉素进行比较。通过设置3个药物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连续7 d用药,收集4个试验组鸡大肠段内容物样品,经总DNA提取、PCR扩增及高通量宏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球虫血痢散”和“肠杆灵散”组方药物试验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硫酸安普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 ﹤ 0.05),其中“球虫血痢散”组方药物试验组ACE值为60.09,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优势突出|基于Weighted Unifrac距离的PCoA分析结果显示,各药物试验组间菌落构成差异较小,但与空白对照组菌落构成差异较大。在门和种水平上,3个药物试验组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上升趋势明显,同时各试验药物对降低鸡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的比例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0.05),表明各试验药物均有利于鸡肠菌群平衡紊乱的改善。其中“肠杆灵散”药物组在提高Streptococcus(非解乳糖链球菌FGM)的丰度占比上要优于“球虫血痢散”组,但硫酸安普霉素组的微生物种类含量比例显著低于2个兽用中草药药物试验组,且均匀性低。因此,2个兽用中草药组方药物在抑制鸡埃希氏-大肠杆菌增殖的同时,更有利于鸡肠道菌群平衡紊乱的改善和维持菌群结构的多样性。 [关键词] 中草药|鸡|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183.
通过调查赤峰地区向日葵田杂草种类、发生情况及向日葵除草剂应用现状,梳理了向日葵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向日葵生产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和化学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独参汤是我国中医临床应用的重要方剂之一,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对独参汤使用的药材、用法用量及功效等方面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考证,将涉及独参汤主治功效的医典考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独参汤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5.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陇南无刺大红袍秋稍皮刺性状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实生大红袍,说明陇南无刺大红袍二次嫁接后皮刺稳定性相对较好。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高于有(稀)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综合皮刺宽度、厚度、高度数据,无刺大红袍秋梢皮刺均小于实生大红袍秋梢皮刺。与接穗皮刺相比,4个组别的秋稍皮刺厚均有下降,说明皮刺在二次嫁接过程中变薄;2组有(稀)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度和高度下降,但2组无刺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和高有所增大,且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秋梢皮刺的宽度、厚度、高度均大于有(稀)刺枝段秋梢皮刺。  相似文献   
186.
为探究饥饿胁迫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代谢活动的影响,选用其4~6龄幼虫进行饥饿处理(1 d,2 d,3 d),分别测定饥饿及正常取食的粘虫幼虫糖原、海藻糖含量和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滴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组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其糖原含量逐渐降低,4~6龄饥饿第3天时分别为15.11 mg/g、16.13 mg/g和15.50 mg/g,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海藻糖的含量则逐渐升高,各龄期饥饿第3天时分别达到35.41 mg/mL、39.56 mg/mL和40.06 mg/mL,其中第2天和第3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龄对照组的20E滴度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幼虫在第3天蜕皮进入5龄,而饥饿组第3天的20E滴度为39.92 ng/L,较对照组的最大值49.71 ng/L低9.79 ng/L且差异显著,但饥饿组在处理第3天时却未发现蜕皮;5龄饥饿第2天和第3天的20E滴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幼虫在饥饿胁迫下生长发育减缓,但6龄饥饿组的20E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阶段20E急剧增加,使末龄幼虫加快发育以便提前进入蛹期,各龄期饥饿3 d时其20E滴度分别为39.92 ng/L、45.36 ng/L和48.03 ng/L。可以看出,糖原、海藻糖和蜕皮激素均参与粘虫幼虫对饥饿胁迫的适应,这为进一步揭示饥饿肋迫下粘虫幼虫体内关键因子的调控机制以及繁殖适应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7.
酸性海藻糖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生物工业中广泛应用,挖掘酶学性质优良的酸性海藻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从Bispora sp. MEY-1中成功克隆出一个酸性海藻糖酶基因TreA,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实现高效表达。对纯化后的酸性海藻糖酶TreA进行酶学性质鉴定,其最适pH为4.0,在pH 2.2~5.0范围内,该酶能够维持60%以上的酶活力。TreA在偏酸条件下稳定效果比较好,在pH 1.0~4.0条件下处理1 h,可以剩余88%以上的酶活力。TreA的最适温度为60 ℃,在40~70 ℃之间都可以维持50%以上的酶活力,属于中高温酶。重组海藻糖酶TreA的比活为1 913 U·mg-1,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67 mg·mL-1和119 μmol·min-1·mg-1。同时,还评估了不同金属离子或化学试剂对纯海藻糖酶TreA的酶活性影响及其蛋白酶抗性。极大丰富了海藻糖酶基因资源,促进了其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究施钙对荚果发育过程中光合产物在花生植株各部位分配的影响,以明确钙肥促进花生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机理。【方法】以‘湘花55号’为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低钙土壤盆栽试验。CaO施用量设置4个水平:0、75、150和300 kg/hm2,分别记为Ca0、Ca75、Ca150、Ca300。在花生荚果幼果期、膨大期、定型期、籽仁充实期,采用13C-Na2CO3和H2SO4溶液(1 mol/L)反应获得13C-CO2 (300~350 mg/kg)的方法,对花生光合产物进行13C标记。于花生收获期取样,测定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13C丰度和产量。【结果】施钙量提升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效果显著,与Ca0相比,Ca75处理显著提高根、茎干物质积累量,Ca15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叶、果针、籽仁、果壳和全株干物质积累量12.43%、33.60%、34.35%、11.91%和14.82%。施钙...  相似文献   
189.
190.
为研究膜下滴灌氮肥运筹对花生光合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在氮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以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设置了6种氮肥运筹方案。各处理基施∶花针期追肥∶结荚期追肥的氮肥比例分别为5∶0∶0(T2),3∶1∶1(T3),2∶2∶1(T4),1∶2∶2(T5),1∶3∶1(T6),0∶3∶2(T7),以不施氮肥处理(T1)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6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含量。特别是在花生生长发育后期仍然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叶片衰老,从而利于产量的形成。综上,本研究条件下,青花7号以基施∶花针期追肥∶结荚期追肥按1∶3∶1比例为最优氮肥运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