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自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养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天麻第二营养应用研究:—微量元素锌与天麻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麻存在第一(蜜环菌)与第二(土壤)二个营养来源,土壤养分可通过表皮进入球基并参与代谢活动。第一营养主要影响天麻产量,药效试验证实第二营养如锌与天麻质量关系密切,应合理施锌。  相似文献   
163.
天津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何宏虎,张森瑞,李茂祥,王瑞久(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天津300402)王永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从天津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中分离到IBD野毒TP株,简报如下。1材料无菌采取疑似IBD病鸡的法...  相似文献   
164.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IBDV血清学调查,麻雀的阳性率为7.4%,鸭的阳性率为95.5%,鹅的阳性率为9.4%。表明IBDV传播已非常广泛,提示麻雀,鸭,鹅特别是鸭在IBDV生态和传播中可能 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5.
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西格木村农民杨恒杰,从1985年开始,坚持科学种田,甜菜连年获得高产,4年平均亩产4548kg,1986年以亩产4696kg,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全省“甜菜大王”。1988年,用直播方法种植的11亩甜菜,在春季低温,夏季长期严重干旱的不利  相似文献   
166.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ZB和TA3的细胞培养物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浓缩纯化病毒,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6株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C1、1E6、2B2、2G8、3A2、3E2。间接ELISA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为102,诱生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06~107。相加ELISA分析,这6株单克隆抗体对应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2G8对病毒有较强的中和能力,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05。用2B1和3E2配对建立的夹心ELISA可特异地检测IB DV。  相似文献   
167.
从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QL和ZZ—ll,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94%和86%。为分析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2个病毒株基因组A节段长度为3260bp、B节段长度2827bp。病毒演化分析结果显示2个病毒基因组A节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8.1%和96.9%~98.4%,处在IB—DV超强毒株分支上;而B节段与已发表的弱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7%~90.4%和90.0%~90.7%,位于弱毒株分支上。IBDV超强毒株和弱毒株序列特征氨基酸残基与基序分析表明,QL和ZZ—11两个病毒株的A节段VP2基因的氨基酸残基为222A、249Q、253Q、254G、256I、294I和299S,七肽基序为SWSASGS,均符合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而B节段777~782位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没有KpnI酶切位点,具有弱毒株的序列特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QL和ZZ—11为IBDV自然重配株,A节段源于超强毒株,而B节段源于弱毒株。  相似文献   
168.
江苏沿海棉区常见捕食性天敌在Bt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常规棉为对照,对江苏沿海地区Bt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主要涉及6个科共16个常见种。两类棉田内6类天敌的种群数量均表现为蜘蛛类>瓢虫类>草蛉类>捕食蝽类>捕食螨类>食蚜蝇类,其中前2类分别占天敌总量的78%~79%和19%~20%。与常规棉比较,Bt棉田内蜘蛛类、瓢虫类、捕食蝽类和天敌总量分别增加78.26%、61.91%、114.28%和73.85%,草蛉类和捕食螨类分别减少2.78%和14.29%。捕食螨类和食蚜蝇类主要在棉花生长前期发生,其他4类天敌则主要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发生。面上普查结果表明,Bt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常规棉田增加25.63%~47.50%。  相似文献   
169.
大丰市位于苏北沿海中部,东邻黄海,为典型海洋性气候。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Hubn-er)在本地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年来暴发频率增加,为害作物程度加重,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给防治上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笔者通过回顾大丰地区近几年甜菜夜蛾发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影响甜菜夜蛾在本地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提出了以提高测报准确率、抓住防治适期、选准药种等一系列防治技术。1甜菜夜蛾在大丰地区发生现状1·1寄主作物种类多通过2003~2004年普查发现,甜菜夜蛾在沿海大丰地区寄主广泛,共发现寄主包括10科23种植物,其中嗜好寄主有百合科的日本香葱;十…  相似文献   
170.
1杂草的种类、分布及群落组成1.1种类本地系统调查棉田杂草共有17科,40种,其中分布面广,发生量大的常见杂草有10余种,主要优势种有禾本科的马唐、狗尾草、牛筋草、旱稗、千金子;菊科的鳢肠、小蓟;玄参科的婆婆纳;大戟科的铁苋菜;苋科的马齿苋,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