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11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1737篇
林业   4152篇
农学   2506篇
基础科学   3446篇
  2196篇
综合类   18550篇
农作物   2481篇
水产渔业   1736篇
畜牧兽医   10262篇
园艺   3708篇
植物保护   1228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1054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1016篇
  2019年   1442篇
  2018年   1617篇
  2017年   783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051篇
  2014年   2619篇
  2013年   1854篇
  2012年   2028篇
  2011年   2001篇
  2010年   1943篇
  2009年   2110篇
  2008年   1974篇
  2007年   1882篇
  2006年   1815篇
  2005年   1691篇
  2004年   1616篇
  2003年   1447篇
  2002年   1372篇
  2001年   1283篇
  2000年   1295篇
  1999年   1228篇
  1998年   1226篇
  1997年   1214篇
  1996年   1168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1029篇
  1993年   968篇
  1992年   863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790篇
  1989年   612篇
  1988年   290篇
  1987年   269篇
  1986年   273篇
  1985年   255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200篇
  1982年   145篇
  1981年   155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54篇
  1965年   24篇
  1962年   25篇
  1959年   29篇
  1957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葫芦砧木低温处理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具有低温抗性差异的葫芦砧木A12、A05及西瓜TRM进行低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葫芦幼苗(0.43~0.71)的低温抗性显著高于西瓜(1.0),4℃条件下A12的耐低温性高于A05,6℃条件下相反;3叶期2个砧木间冷害指数差异显著,且叶绿素含量变化均达极显著,叶绿素含量变化程度与冷害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R2=0.65),因此,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耐低温葫芦砧木材料选择的一个标准,且3叶1心期6℃为相对较好的低温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992.
树莓(Raspberry)也称覆盆子,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植物,其浆果柔嫩多汁,色泽宜人,风味独特,尤其是一些红莓品种果实具有独特香味,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具有促进代谢、降血压、降血脂、抗心率失常等作用。近年来,随着树莓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树莓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以‘早金酥’梨为试材,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氮、磷、钾、钙、镁和稀土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果实主要有机酸含量,研究不同矿质营养对梨果实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氮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磷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草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钾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奎尼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莽草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钙肥可以使果实苹果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镁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叶面喷施稀土肥可以使果实奎尼酸、柠檬酸、莽草酸、乳酸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4.
简要分析了安庆市一季中稻单产水平不高的限制因素以及不同产量水平典型田块的产量结构.并就超高产栽培适用的水稻品种、播种期、栽插密度及施肥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为揭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水改旱”种植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27个站点,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充分验证的APSIM-Potato模型,模拟分析农牧交错带地区灌溉和雨养马铃薯的耗水差异。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种植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产量分别为15 900~35 600、16 400~34 800 kg·hm-2和16 600~34 800 kg·hm-2,改为旱作后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2 800~30 600、13 900~29 100 kg·hm-2和12 700~25 500 kg·hm-2;灌溉马铃薯产量均表现为西部较高,旱作马铃薯产量则为东部较高。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播前1 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3~388、161~394 mm和154~398 mm,改为旱作后分别下降31.8%、35.3%和36.9%。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后的地下水消耗量分别为5 360~21 330、8 910~4...  相似文献   
996.
疮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带菌植物材料是传播疮痂病的重要来源。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为该病害流行规律调查和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比较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Venturia effusa及其近似种之间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不同地区的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菌株,而对其近似种以及薄壳山核桃上的其他真菌均没有信号。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5 pg/μL。该方法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时,检测时间仅需1 h,远快于常规的分离培养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7.
充分了解围栏封育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合理制定草甸恢复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三江并流区封育2年的高寒草甸的群落样方调查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比较自由放牧,围封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26.24%和8.94%,但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围封后土壤电导率、盐度和总溶解固体分别下降26.50%,29.03%,30.15%;围栏内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下生物量与硝态氮、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外地下生物量与介电常数、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2年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可以作为应对草甸退化的干扰手段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5日龄体重相近的育成期短毛黑公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000 mg/kg GAA。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分为试验Ⅰ期(第1~5周)和试验Ⅱ期(第6~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料重比(F/G)(P<0.01),极显著提高试验全期体长(P<0.01);2)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肾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降低肠体比(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粗脂肪(EE)和试验Ⅱ期磷(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钙(Ca)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Ca表观消化率(P<0.01);4)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半胱氨酸(Cys)和缬氨酸(Val)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Val、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蛋氨酸(Met)、组氨酸(His)、Arg和TAA表观消化率(P<0.01)。综合分析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建议育成期公貂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为初步明确引起青贮玉米(Zea Mays L.)叶斑病的蠕形菌种类,采集疑似病斑叶片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观察,ITS-rDNA序列和GADPH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42株病原菌为3属6种真菌,其中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玉米生平脐蠕孢(B.zeicola)为优势病原菌,分别为77株和48株;其次为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9株,疣状弯孢(Curvularia verruculosa)2株,新月弯孢(C.lunata)3株,穗状弯孢(C.spicifera)3株。致病性测定发现麦根腐平脐蠕孢和玉米生平脐蠕孢对青海省8个主栽青贮玉米品种均有致病性,其余4种病原菌的致病性各有差异。本研究初步明确引起青贮玉米叶斑病的蠕形菌种类及其致病性,为后续开展病害诊断及其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试验旨在对12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文章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对12个地方鸡种(白耳鸡、狼山鸡、萧山鸡、北京油鸡、乌骨鸡、余干黑鸡、崇仁麻鸡、三黄鸡、康乐鸡、藏鸡、武定鸡、大围山鸡)的营养成及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黄鸡的系水力、剪切力、pH值均优于萧山鸡、白耳鸡、北京油鸡。藏鸡肉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他11个鸡种。三黄鸡、白耳鸡及藏鸡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藏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低(31.67%)。藏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8.22%),狼山鸡和乌骨鸡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低(54.34%、54.43%)。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6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69.153%,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27.352%、25.371%、16.431%。基于主成分值的系统聚类图将12个地方鸡种归为4大类,余干黑鸡、三黄鸡、康乐鸡、崇仁麻鸡聚为一类,北京油鸡、藏鸡、武定鸡聚为一类,萧山鸡、大围山鸡、狼山鸡、乌骨鸡聚为一类,白耳鸡为独立分支。研究表明,藏鸡、余干黑鸡、三黄鸡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