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测定了海南凹鸠蛾1龄、4龄、5龄幼虫和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结果表明,1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分别为(-20.26±0.54)℃和(-19.03±1.29)℃,显著低于4龄幼虫和5龄幼虫和蛹;其他各虫态过冷却点顺序由低到高分别为蛹<5龄幼虫<4龄幼虫,冰点各虫态由低到高顺序为蛹<4龄幼虫<5龄幼虫。4龄幼虫与5龄幼虫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但其冰点差异显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南凹鸠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区域。  相似文献   
92.
保亭县是海南省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有害生物对保亭林业资源的危险性日益增加。为摸清海南省保亭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程度,于2015~2016年的5~8月对全县内9个乡镇和6个国营农场内的林木、苗圃、木材加工厂和绿化带展开调查,调查林种涉及生态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及各种观赏绿化苗木。结果发现有害生物26种,包括虫害15种、病害9种、草害2种。其中,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7种,其它有害生物16种。主要有害生物有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和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  相似文献   
93.
琼中县地处海南省生态保护核心区,也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对海南生态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琼中县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种类及危害程度等展开全面调查,共发现林业有害生物27种,其中虫害4目13科15种、病害9种、草害3种。分析认为:(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双钩异翅长蠹发生面积仅有0.67 hm2,危害较轻;红火蚁和薇甘菊的发生面积虽然不大,分别仅为2.07和19.13 hm2,但危害逐渐加重;(2)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椰心叶甲发生面积223.93 hm2,为害仍然较重,刺桐姬小蜂危害偶有发生,危害减弱,槟榔黄化病、槟榔炭疽病发生面积扩大(分别为688.4和3 746.87 hm2),危害也较之前加重;金钟藤危害情况不容乐观,其分布范围(587.93 hm2)和危害程度已超过薇甘菊,由次生危害上升为主要草害;(3)其他有害生物,如红脉穗螟(发生面积51.13 hm2)从之前轻度危害逐渐加重为中度危害,而油茶炭疽病危害情况也开始加重。  相似文献   
94.
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标记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其已成为棕榈科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在缩短育种进程、加快品种的选育和培育起到重要作用.综述了常见的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棕榈科植物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覃伟权  彭正强  张茂新 《园艺学报》2007,34(6):1387-1394
 测定菠萝蜜乙醇提取物不同施用浓度(A)和不同施用次数(B)处理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Y),并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4628-10.6164 A-0.0212 B+117.1290 A2-0.7762 AB(F = 4 999.8125)。运用方程Y拟合得出菠萝蜜乙醇提取物6种施用浓度和3种施用次数处理组合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其中0.05 g·mL-1×3次组合干扰控制作用效果最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448;其次是0.04 g·mL-1×3次组合,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688。用5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洗提分离菠萝蜜乙醇提取物,获得5种洗提分离物。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乙酸乙酯洗提分离物对小菜蛾的产卵驱避率和拒食率最高,产卵驱避率为59.16%,拒食率为57.34%。对乙酸乙酯洗提分离物进一步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20种柱层析分离物,经过对其进行生物测定,分离物L1、L13、L18和L19 对小菜蛾幼虫拒食作用最明显,拒食率分别为85.71%、73.33%、78.57%和88.87%。  相似文献   
96.
椰子新品种‘文椰3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椰3号’椰子新品种是采用混系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的方法从‘马来亚红矮’品种中选育的嫩果型椰子新品种。植株矮、投产早、结果多,果皮红色鲜艳,椰肉细腻松软,椰水鲜美清甜,适宜作为鲜果食用。种植后3~4年开花结果,结果高,平均株产105个,高产的可达200多个。  相似文献   
97.
槟榔(ArecacatechuL.)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原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国、缅甸、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印度是世界槟榔的主产国之一,其产量约占世界槟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印度的槟榔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东南亚一带和中国在世界槟榔生产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槟榔出口量来看,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槟榔出口国,世界上最大的槟榔进口国则是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98.
油棕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其主要产品棕榈油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砟用。由于是多年生植物,传统的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进展缓慢。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油棕育种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能够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培育,已经成为油棕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油棕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并应用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个引诱桶每月引诱成虫21.21头,雌雄性比为1:0.90,其中7月份引诱的成虫数量最多,平均每个引诱桶引诱34.25头,说明了6~8月份是红棕象甲成虫活动出现的一个高峰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引诱效果差异较大,雨天及低温天气引诱红棕象甲成虫数量明显减少.应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红棕象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法,其操作技术简易,比较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椰子致死黄化病的发生危害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死性黄化病是热带地区滨海防风林带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的毁灭性病害,对该病的发病症状、致病机理、传播方式.防治措施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