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2篇
  7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具有决策支持系统(DSS)功能的SEDAM模型模拟黄河下游簸箕李引黄灌区的灌溉需求与渠系输配水状况,利用节水多准则分析方法评价农田与输配水系统的改善方案。以田间实测的各类典型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随机方法生成与田间和各级渠道相关的数据,产生用于多准则分析的属性数据和性能指标。根据不同水平的与农田及输配水系统相关的决策变量,设计了8种用于改善农田与输配水系统的模拟方案,通过模拟的需水量与现状供水量之间的对比以及模拟的各类效用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善的农田与输配水系统运行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渠系渗漏量,较好地控制农田渗漏损失,利用田间径流排水作为补灌水源,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递推关系概化前期产流条件改进SCS模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降雨径流的精准模拟和预测是开展水资源管理和水土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现有SCS模型不能有效表征前期降雨蓄存和消耗对产流的影响,进而限制了其径流预测精度。该文基于潜在初损和有效降雨影响系数形成日有效影响雨量的递推关系,将前期产流条件概化成前期日降雨量对降雨初损的影响函数,从而构建了改进SCS模型。其中潜在初损量明确了产流前流域的最大降雨蓄存潜力和日降雨量的有效影响阈值,而前期有效降雨影响系数则表示了在蒸发蒸腾或渗漏过程作用下前期有效日降雨量的动态消耗。在小区、田间、流域3种排水面积下的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SCS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报产流的变化,验证期的确定系数R2和纳什系数NSE比SCS原模型分别提高了27.0%~30.9%和1.0%~78.3%。前期有效降雨影响系数的稳定性较好,两模型的曲线数的拟合值比较一致。该改进SCS模型为更准确预测蒸发蒸腾或渗漏较为剧烈地区的径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利用畦面微地形随机模拟方法开展微地形空间变异性对畦灌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评价中,如何确定随机生成的畦面相对高程最小样本容量成为关键所在。针对特定的畦灌数值模拟试验条件,借助概率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基于构建的畦灌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统计特征值与随机生成的畦面相对高程样本容量阎的关系,确定用于表征总体的随机生成的畦面相对高程最小样本容量。结果表明,对同类畦头而言,较佳畦面平整状况下要求的最小样本容量较少,而较高估计区间精度下要求的最小样本容量较大,且最小样本容量值对估计区间精度非常敏感。随机生成的畦面相对高程最小样本容量的确定,可为开展畦面微地形空间变异性对畦灌系统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托手段。  相似文献   
84.
鉴于极端降雨事件增加和流域下垫面改变抬高排涝模数对传统沟道除涝工程形成挑战,该文结合塘堰滞涝功能提出了沟塘组合除涝工程技术及其设计方法。基于水文资料缺乏小流域的涝水形成规律,离散设计暴雨历时并假设离散时段内流量过程线符合三角形分布下,采用改进SCS模型和小流域汇流方程推求涝水流量过程线;采用水位-容积关系和堰流公式进行质量平衡演算设计塘堰工程规格。在淮北平原低洼区的农沟和斗沟尺度上组合堰宽分别为0.6和2 m的塘堰工程发现,3、5和10年一遇24 h设计暴雨下涝水流量峰值减少了25%以上,延迟了0.5~1 h,3或5年一遇设计暴雨除涝能力排水沟的除涝标准可分别提高到5或10年一遇。沟塘组合除涝工程为缓解排区和下游区域洪涝压力提供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85.
农田土地平整设计与激光控制土地平整技术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激光控制技术平整土地田间应用试验,对激光控制技术的平地效果、平地效率及投资费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土地平整方案的设计坡度和土方平衡计算方法即修正平面法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田块初始平整度3-4cm时为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最佳作用时机。  相似文献   
86.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3项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 值模拟方法研究各种灌水技术的田间灌水设计参数和田间适宜条件、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的应用、不同平地方法间的组合应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田间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对提高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应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波涌灌溉下土壤入渗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田间实测的地表水流推进过程、利用水量平衡法推求波涌灌溉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面灌溉模型模拟田间水流推进过程并与实测值作对比后发现,与单点入渗测试方法相比较,该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参数估值精度,还具备田间试验工作量相对较小,应用简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农田水位管理系统地下排水磷淋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控制排水对减少土壤养分淋失、保护农田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影响地下排水磷淋失量的要素,基于田间实验小区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玉米作物生长期间农田水位管理系统运行对地下排水量和磷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暗管自由排水系统相比,农田水位管理系统下的累积排水总量约减少1/3,但次地下排水磷淋失浓度和地下排水总磷累积淋失...  相似文献   
89.
选取合理的畦面糙率模型,对于利用畦灌水流数值模型准确地评价和优化畦灌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利用二维全水动力学畦灌模型,采用张量逆运算等数学处理方法,在源项糙率矢量中构建畦面糙率各向异性模型,构建起基于畦面糙率各向异性的二维畦灌地表水流运动模型。基于典型畦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糙率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畦灌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与各向同性相比,所有实例各向异性糙率值下的水流推进过程实测与模拟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减小3.08~6.83百分点,水流消退过程实测与模拟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减小2.5~6.81百分点。采用各向异性糙率描述畦灌地表水流运动过程,可明显改善畦灌模拟效果,为开展畦灌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价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数值模拟工具。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的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与肉质、脂肪沉积性状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FASN和PPARγ基因表达量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肉品质中pH24h值为5.63~5.81;L24h值为48.43~50.02;b24h值为6.90~7.82;48h滴水损失为3.62~3.99;肌内脂肪为1.59~2.21。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背最长肌中,PPARγ和FAS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差异显著和极显著,二者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及肉质性状与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中,高饲料利用效率(High Feed Efficiency,HFE)大白猪的肉色L值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HFE大白猪背最长肌中FASN基因mRNA表达量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在低饲料利用效率(Low Feed Efficiency,LFE)大白猪背最长肌中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与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