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拮抗细菌R26发酵滤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拮抗细菌R26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丝生长,EC50值为10.63μL/mL;经R26发酵滤液(40μL/mL)处理后,灰葡萄孢菌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并能抑制芽管伸长,当浓度达80μL/mL时,对灰葡萄孢菌产孢量的抑制率达57.51%。  相似文献   
32.
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设置高、低两个浓度,测定吡虫啉在草莓植株中的分布及对草莓蚜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处理区,草莓叶片中吡虫啉初始沉积量高于茎,叶片中持留的吡虫啉消解较快,而茎中消解较慢;灌根处理区,叶片中吡虫啉积累量于药后7 d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少,茎中吡虫啉持留量在药后1~28 d相对稳定。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施药方法对蚜虫的防效不同。喷雾法短期防效(7 d内)优于灌根法,但持效期较短。灌根施药法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期长,药后7~28 d防效保持在70%以上。同时,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灌根法的速效性有良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3.
通过1年10地的番茄和葡萄田间试验,采用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HPLC-MS/MS) 法,研究了氰霜唑及其主要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 (CCIM) 在番茄和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了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番茄在0.005~2 mg/kg、葡萄在0.005~1 mg/kg 添加水平下,氰霜唑和CCIM在番茄和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105%和84%~105%,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10%。氰霜唑和CCIM在番茄和葡萄中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满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要求。氰霜唑在番茄和葡萄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番茄和葡萄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9~10.3 d和8.6~11.9 d。氰霜唑在番茄和葡萄鲜果中膳食暴露风险指数均小于100%,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农药的暴露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表现不同,总体分析,膳食暴露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儿童 (2~4岁) 膳食暴露量最高,同年龄段女性的膳食暴露量略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4.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VL17菌株液体发酵滤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并旋转蒸发后,获得粗毒素。采用浸渍法测定粗毒素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毒力。结果表明:0.375mg/mL粗毒素对桃蚜若蚜的LT50为8.3821d,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处理试虫第3天,粗毒素对桃蚜若蚜的LC50为3.9661mg/mL,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35.
试验以栽培香菇剩余的菌糠为原料,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香菇菌糠对绿色木霉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增效作用。菌糠提取液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18.20%和9.82%;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1.85%和87.78%。香菇菌糠与木霉混合使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26%,黄瓜的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重分别增加了65.06%和58.10%。与单用木霉相比,加入香菇菌糠后绿色木霉在土体土、根际土和根系中定殖数量分别提高了251.39%、208.21%和104.76%,黄瓜枯萎病菌数量分别减少了56.98%、77.72%和76.83%。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新型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N-(2,4,5-三氯苯基)-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简称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6.90、4.70和4.11μg/mL;菌核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当药剂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无菌核产生。经化合物108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丝致病力下降,40μg/mL处理的菌丝致病力显著低于对照。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108能导致灰葡萄孢菌丝萎缩、塌陷和变形,菌体细胞壁增厚、皱缩及分层。  相似文献   
37.
针对当今国内外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分析了生物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生物除草剂的未来发展思路及解决办法。对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源除草剂、植物源除草剂进行综述,并对其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其代谢产物、天然植物提取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安全、环保、持效期长及能够恢复土地原生态的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成熟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天然产物等生物除草剂。  相似文献   
38.
苹果轮纹病菌拮抗细菌R8菌株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悬浮剂、崩解剂、黏结剂、稳定剂及载体的筛选,确定苹果轮纹痛菌拮抗细菌R8菌株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为桔抗细菌1×1010cfu·g-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木质素磺酸钠8.0%、丙烯酸胺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1.0%、尿素3.0%、聚乙二醇2.0%、磷酸氢二钾3.0%,填料硅藻土与膨润土按质量比4:1加至100%,所得制剂悬浮率为76%,润湿时间52 s,崩解时间108 s,(54±2)℃、14 d后的热贮稳定性合格.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采用紫外线照射与药物培养基驯化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药性链霉菌,筛选出4株对腐霉利有显著抗性的突变株(US-1,US-2,US-3和US-4)。US-1和US-3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亲本菌株,US-2和US-4的抑菌能力显著低于亲本菌株。颉颃活性最强的US-1菌株与腐霉利的协同作用表明,7份菌液和3份药液混用后,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97mm,对离体番茄灰霉病的防效高达77.68%,显著高于菌株单独使用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0.
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 SYAU-06菌株分离自罹病的鸭跖草叶片,可高度侵染鸭跖草导致其死亡,但对大多数农作物安全,具有开发成真菌除草剂的潜能。通过载体和助剂与草茎点霉生物相容性研究,在确保载体和助剂对菌株SYAU-06安全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助剂及其不同用量下的理化性能,确定了草茎点霉SYAU-06水分散粒剂 (WG) 最佳配方 (质量分数) 为:草茎点霉SYAU-06发酵菌丝体15%,润湿剂拉开粉 (BX) 6%,分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NNO) 4%,崩解剂硫酸铵6%,黏结剂聚乙二醇 (PEG 4000) 4%,稳定剂碳酸钙5%,载体白炭黑60%。由此配方制备的草茎点霉WG各项指标均合格,其活菌含量为2.55 × 108 cfu/g,润湿时间28.16 s,崩解时间70.50 s,悬浮率88.90%,pH值6.97,含水量1.47%。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所制备草茎点霉WG对大豆田鸭跖草的田间防效。分别以制剂用量1305、1740、2175 和3480 g/hm2 的剂量茎叶喷雾施药3次,21 d后鲜重防效分别为50.89%、55.97%、60.67%和6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