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对西藏设施茄子镰孢根腐病症状和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根部或茎基部逐渐腐烂,后导致整个植株萎蔫枯死。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致病菌鉴定为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该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树胶醛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常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参与作物生长代谢过程中代谢反应,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水稻生育期间常常会出现关键微量元素不足的现象,从而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形成障碍。因此,研究微量元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优质稻高产保优栽培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铁、镁和锌等3种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生理功能,及其对产量和稻米综合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12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出30株抑菌率高于70.00%的菌株,其中265ZY1、265ZY3和265XY6对茄镰孢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其抑菌率分别为72.20%、73.00%和72.80%,按1∶1∶1复配的菌肥对马铃薯干腐病防效达79.75%,表明265ZY1、265ZY3和265XY6具有良好的抑菌防病作用,具有开发为马铃薯干腐病生防菌剂的潜力;经形态观察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265ZY1鉴定为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265ZY3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65XY6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长粒型优质籼稻在江汉平原栽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汉江平原地区优质水稻品种推广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用现行优质稻耐性品种黄华占为对照,探讨不同长粒型优质籼稻品种(立香85、农香32、玉针香、泰优鄂香丝苗)在4个施氮量处理N1(120 kg·hm-2)、 N2(150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下的产量与品质表现。【结果】在不同氮肥水平下,不同品种水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N2处理下达到最高,平均为8.3 t·hm-2,比N1、N3、N4处理分别增加了3.8%、7.8%、18.6%。在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方面,施氮量的增加使优质籼稻在齐穗期-成熟期保持着较多的积累量。在不同的施氮量下,叶重、茎重、穗重分别在N4、N3、N2处理下达到最高。成熟期茎、叶、穗各器官比例在N2处理下达到最优,分别为29.8%、17.7%、52.5%。稻米加工品质精米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前期试验和生产实践结果的基础上,从直播和机械移栽2种主要栽培方式出发,探讨了鄂香2号的高产保优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目标产量、合理移栽期及移栽密度、施肥除草病虫防治技术,以及收获储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鄂香2号在3个典型示范点的示范表现,并小结了其单产600 kg/667 m2的高产栽培技术:无人机飞播用种量6~7 kg/667 m2或机械移栽基本苗6~7万/667 m2,可保其有较高的成穗数;纯氮用量15~16kg/667 m2,N、P、K比为2∶1∶1.5,采用底肥为主的分次施肥策略,可保其全周期平衡的营养需求;草害防控重点放在“一封二杀”上,对主要病虫重点放在预防和发生初期防治上,保证病虫草害的有效控制。在此前提下,合理规划栽培期避开高温灌浆,确保适温下长时间灌浆和全生育期健康栽培,配合后期良好的天气,是该品种取得更高产和更优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百旺2.0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Y两优911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能百旺2.0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能百旺2.0显著提高了水稻千粒质量,显著降低了水稻茎鞘、叶的干物质质量,提高了籽粒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综合分析,叶面喷施能百旺2.0可促进水稻干物质向籽粒部位积累,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