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技术对茶树新品系80-53-34工夫红茶样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该品系红茶的香气特征.试验共检测出72个组分,其中4个主要香气物质为脱氢芳樟醇(18.51%)、芳樟醇及其氧化物(13.04%)、香叶醇(10.16%)、苯甲醛(7.93%);按化学物质类别分,有3类主要香气成分:醇类(47.71%)、醛类(22.05%)和碳氢类化合物(12.49%).分析结果表明,该红茶的芳樟醇及其氧化、脱氢物总量多,Owuor(FI)风味指数中的香气物质组成优良,绝大多数香气物质都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特征,表明80-53-34制红茶花果香高长,香气好.  相似文献   
72.
杂交是茶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研究遗传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四十年来湖南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工作,并结合茶学学科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了今后杂交育种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3.
基于EST-SSR的祁门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祁门种群体66个单株和安徽1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祁门种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9个,平均2.88个;引物多态性含量PIC为0.18~0.85,平均值为0.47;杂合度观测值(Ho)在0.09~0.96之间,平均值为0.41;杂合度期望值(He)在0.23~0.76之间,平均值为0.50;群体内的Shannon指数I为0.39~1.50,平均0.89。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进行聚类,在相似系数平均值0.50处可将参试的67份材料划分为六大类,其中第Ⅰ类含有44个祁门种群体单株及安徽1号,占总数的67.16%,是祁门种的核心类群。  相似文献   
74.
利用孢子捕捉器捕捉小麦田间空气中的条锈病菌夏孢子已成为当前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的孢子捕捉设备效率低、费时费力、需人工定时换取载玻片或捕捉带等问题,基于ARK-1123C型嵌入式工控机和显微镜CCD数字摄像头,提出了一种高放大倍数、高分辨率的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远程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系统的硬、软件结构,实现了自动取载玻片、涂脂、空中孢子捕捉、孢子显微图像采集、载玻片回收等一系列功能,且可根据用户需求远程设置孢子捕捉和显微图像采集参数,采集的图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中。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在小麦田间进行了40d的系统综合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长时间稳定工作,能够远程实时采集放大400倍的4096像素×3288像素的夏孢子显微图像。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可满足野外小麦田间空气中夏孢子监测的需求,为农田空气中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的自动计数及条锈病的预测预报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5.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首先利用Hyper 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受条锈菌侵染后不同发病程度的小麦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析叶片区域与背景的光谱特征,对555 nm波长的特征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掩膜图像,并用掩膜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膜处理,提取仅含叶片的高光谱图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利于条锈病病斑和健康区域分割的第2主成分(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PC2)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分割出条锈病病斑区域;最后根据条锈病病斑区域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270个不同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的叶片样本中,265个样本可被正确分级,分级正确率为98.15%。该研究为田间小麦条锈病害程度评估提供了基础,也为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6.
氮素水平对杂交棉氮素吸收、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滴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0、135、270、405、540 kg·hm-2)对杂交棉生物量、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棉生物量、吸氮量和产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至施氮量为405 kg·hm-2时达最高值,分别较不施氮水平提高了49.93%,75.43%和82.24%;氮素水平对杂交棉蕾、花、铃生物量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大于茎和叶;氮素的增加还显著提高了杂交棉的生物量积累速率、氮素吸收速率以及单株铃数和铃重。本试验中270 kg·hm-2的施氮量可初步满足杂交棉获得高产的需要,施氮量过大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本研究条件下杂交棉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适宜用量为386.5~388.4 kg·hm-2。  相似文献   
77.
新疆玛纳斯河年径流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灰色拓扑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选取新疆玛纳斯河年径流作为预报对象。建立GM(1,1)灰色拓扑模型群,通过结论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年径流预报中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79.
雷雨  王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86-190
针对干旱缺水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超采、无电牧区农业以及丘陵山地灌溉困难的现状,结合滴灌系统,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管道输水的自压滴灌系统是解决当前农业灌溉问题的绿色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以新疆农业为例,总结了自压滴灌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可为大型自压滴灌系统在现代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