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及48 h内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定了油茶皂素对2种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0.20和17.38 mg·mL-1;对2种病害致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茶轮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低剂量施药即可短时间内抑制其孢子萌发;油茶皂素浓度100 mg·mL-1对2种病害防效分别达74.58%和88.06%。  相似文献   
172.
鸠坑种是杭州市重要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之一。栗峰是从鸠坑种的自然杂交后代材料中以单株选择的方式选育而成。以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栗峰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较福鼎大白茶早2~10 d,与龙井43相当,2年平均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5.4%,抗旱性弱于龙井43 和福鼎大白茶;茶多酚20.60%、氨基酸总量3.75%,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制绿茶,制作的烘青绿茶外形翠绿,香气较高。  相似文献   
173.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ISSR是最近发展的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已在植物种质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对六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平均为79.6%。由两个ISSR引物TRI22和TRI30扩增的指纹图谱可清楚区分六个不同品种,利用特殊ISSR标记的存在或缺失以及不同标记组合也可以鉴别不同品种。根据Nei-Li系数将六个品种聚为两类,茂绿、翠峰、青峰、迎霜和劲峰五个品种聚为一类,龙井43单独聚成一类,聚类分析证实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4.
纤维素CP-GC-MS法裂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居里点裂解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CP-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居裂解温度、时间对纤维素快速裂解产物组成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在居裂解过程中左旋葡聚糖始终是裂解的主体产物;纤维素在300~370℃居裂解主要生成糖类单体化学品;随着居裂解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纤维素解聚形成的单体裂解成为其他小分子的醛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大幅度提高;居裂解时间的增加对CP-GC-MS谱图的色谱峰没有影响,只是居裂解反应的中间体左旋葡聚糖含量降低,其它产物含量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在居裂解温度358℃、居裂解时间1 s时,左旋葡聚糖含量高达73.07%。  相似文献   
175.
对36个结球甘蓝品种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和相关分析,并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结球甘蓝的17个农艺性状中,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则较大;株幅(影响栽培密度)与株高、外叶长、外叶宽、单株总质量、叶球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球质量(与产量有关)与株幅、外叶长、外叶宽、单株总质量、叶球横径、中心柱粗呈极显著正相关;36个品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圆球形品种,另一类为扁球形品种,扁球形又可细分为3类,一类顶部为阔圆形,一类植株高、株幅大、叶球大、单株总质量大,一类各性状表现比较中庸.  相似文献   
176.
为探讨大棚长豇豆春季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寻求大棚豇豆春季种子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和密度,以绵豇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豇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早播和迟播均不利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提高,密度对百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A2B3(3月15日播种,密度为9000株/667 m2)是最适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组合,种子产量达154.9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7.
绵紫豇1号是从龙豇24单株优选株系403-2和春秋红紫皮长豇豆优选株系2441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紫色豇豆新品种。中熟,生育期71 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5~6节,花淡紫色,种子肾形,红褐色。商品荚长45~55 cm,单荚质量15 g左右,紫红色,肉厚,粗细均匀,顺直不弯曲,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综合性状优良,花青素含量为0.97 mg·g~(-1)。春季栽培产量为1 800~2 100 kg·(667 m~2)~(-1),适宜四川豇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8.
179.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比较了25 g·L-1联苯菊酯乳油、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80亿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除虫菊素水乳剂4种药剂处理对茶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虫螨腈、联苯菊酯、绿僵菌、除虫菊素,4 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茶树安全。  相似文献   
180.
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是茶树育种中的骨干亲本,利用这两个亲本选育了许多优良的品种(系)。本研究利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了40个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系)的遗传变异水平和亲缘关系。14个ISSR引物在供试品种(系)间共扩增出251条谱带,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96.4%。引物的PIC值平均为0.94,Rp值平均为29.35,表明引物扩增位点的高多态性和对品种的强辨别能力。40份供试品种(系)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2。按母本来源和育种机构对供试品种(系)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组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接近,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组内品种(系)的个体之间,不同组间基因交流明显。供试品种(系)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52-0.75,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对40个供试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不同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福鼎大白茶在树状图中形成单独的分支,在树状图的根基处,其它品种(系)根据遗传距离聚类成不同的类群。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部分茶树品种(系)聚类在同一类群中,但未发现按母本来源区分的独立类群。总之,通过ISSR标记分析,可在基因组水平上进一步了解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系)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并进一步明确其亲缘关系,为今后福云(半)同胞系在茶树育种上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