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8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林业   865篇
农学   1100篇
基础科学   869篇
  1613篇
综合类   4802篇
农作物   778篇
水产渔业   649篇
畜牧兽医   1899篇
园艺   620篇
植物保护   73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añahua (Chenopodium pallidicaule Aellen) is a semi‐domesticated relative of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with high nutritious quality. It is tolerant to frost, drought, saline soils and pests. One seed yield limitation is seed loss during the maturity stages. Two greenhouse experiments in Denmark and field experiments in Bolivia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seed shattering in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rowth habits. 15–21 % of the seed shattering in the fields took place whilst the plants still were flowering and 25–35 % during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eed shattering varied between locations on the Bolivian Altiplano. Cañahua types with the semi‐prostrate growth (‘lasta’) had the highest seed shattering rate in the greenhouse experiments. The Umacutama landrace had lower seed shattering (1 %) than the cultivar Kullaca (7.2 %) both of the ‘lasta’ typ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cultivar Illimani with the erect growth (‘saihua’) had the highest seed shattering rate (6.4–33.7 %) at both locations and at fou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The Umacutama had the lowest rate (0.5–1.5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lants of the ‘lasta’ and the ‘saihua’ types. The landrace had significantly less seed loss than the cultivars. However, in the greenhouse, the landrace yield was approximately 25 % lower than the yields of the cultivars. In general, cañahua cultivars had higher yield compared to landraces, but also a higher seed shattering rate. Landraces may be used in breeding programmes to develop high‐yielding cultivars with reduced seed shattering.  相似文献   
82.
非洲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是一种濒危海鸟,也是动物园展出的重要物种。上海动物园从日本和荷兰引进非洲企鹅,种群不断扩大,并成为国内种群发展的基础。但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了解很少,无法开展有效的遗传管理。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动物园39只非洲企鹅的mtDNA D-loop区430 bp序列,并与已发表的日本种群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片段存在1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3.5%;共定义了10个单倍型,其遗传距离为0.002~0.019。日本种群包含A、B两个mtDNA D-loop单倍型世系,上海种群的10个单倍型均属于A世系,且与日本种群有5个共享单倍型,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日本种群。上海种群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小的世系,但置信度偏低(54%~87%)。上述结果提示,上海种群相对于日本种群的A世系而言有较好涵盖度,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引进建群个体,尤其是含有B世系单倍型的个体。  相似文献   
83.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传统经典实验只观察血压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引进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并在2014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中应用,使学生对于休克发生、进展的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休克各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变化特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卵巢性生殖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或染色体分离异常。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些生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充分地了解个体发育的生物学过程中及关键时间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早期发生和减数分裂启动的生理过程,介绍生殖细胞的出现、迁移、性别分化和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卵母细胞发生过程将为利用体外发育来源的卵母细胞治疗卵巢性生殖疾病,克服女性不孕、卵巢早衰等重大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旨在研究硬脂酰乳酸钠(SSL)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的断奶仔猪336头,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仔猪饲粮中SSL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250、500、750、1 000和2 000 mg/kg,试验分2个阶段,每阶段21 d。试验测定仔猪生长性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等血清生化指标及能量、干物质、氮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00、750和1 000 mg/kg SSL能显著降低仔猪第2阶段料重比(P0.05),添加1000 mg/kg SSL显著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SSL有降低试验第42天仔猪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增加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及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值的趋势,且当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饲粮中添加SSL能显著提高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并且有提高氮及能量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当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SSL能降低仔猪料重比,提高饲料养分尤其是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6.
87.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WT SA113感染组(MOI:3:1)、SA113Δlgt感染组(MOI:3:1)。采用ELISA法检测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RANTE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T SA113感染组和SA113Δlgt感染组均可显著上调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WT SA113感染组TLR2、NLRP3基因表达水平(P<0.05),而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WT SA113感染组相比,SA113Δlgt感染组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TLR2(12 h除外)、NLRP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对SA113Δlgt株的吞噬作用显著低于对WT SA113株的吞噬作用(P<0.05)。综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脂蛋白在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主要通过激活TLR2和NLRP3受体,诱导细胞因子TNF-α、IL-1β、RANTES和IL-10的产生和释放。  相似文献   
88.
本文叙述了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考察队对四川及藏东南荞麦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考察队共调查了40个乡镇的120个村,360余个村小组,共获得荞麦资源88份,其中苦荞资源64份,甜荞资源20份,野生荞麦资源4份.当地少数民族认知有价值的荞麦资源分别是长锥大粒型资源、短锥皮薄型资源、抗病资源、抗虫资源、抗旱资源和抗寒资源等.  相似文献   
89.
赵波  刘薇 《北京农业》2012,(24):46-47
园林绿化工作的众多环节中,养护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使此项工作很好并且持续的展现在人们眼前,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园林绿化养护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希望对后期园林绿化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