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88篇
  免费   1785篇
  国内免费   3130篇
林业   3000篇
农学   3423篇
基础科学   2107篇
  3790篇
综合类   12718篇
农作物   2033篇
水产渔业   1182篇
畜牧兽医   4937篇
园艺   1892篇
植物保护   1621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1206篇
  2021年   1407篇
  2020年   1285篇
  2019年   1347篇
  2018年   939篇
  2017年   1328篇
  2016年   1111篇
  2015年   1563篇
  2014年   1623篇
  2013年   1912篇
  2012年   2542篇
  2011年   2622篇
  2010年   2572篇
  2009年   2321篇
  2008年   2090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617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503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如东县鸡腿病病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如东县40个养鸡户的鸡腿病进行了门诊与跟踪调查。从传染病、营养代谢病及饲养管理三个方面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是该县鸡腿病的主要原因,传染性腿病如疑似病毒性关节炎、禽脑脊髓炎、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等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2.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小美旱杨耗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热脉冲对河套灌区农田防护小美旱杨(Populus popular’s)日蒸腾耗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小美旱杨的日蒸腾耗水量变化曲线呈宽峰状,随着林龄增加,日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水时日蒸腾耗水量:萌生苗日蒸腾耗水量大于扦插日蒸腾耗水量。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角度进行了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阐明如 何科学地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4.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受禽流感影响,家禽养殖户在2月份仍将保持非常谨慎的补栏心态;而养猪业由于高存栏量的惯性,第一季度的猪价也难以有大起色。可以认为,春节后的季节性清淡加上疫情等因素影响,广东2月份的畜禽养殖业仍将处于“痛苦”阶段。另外,今年春运对广东饲料原料市场也有  相似文献   
55.
节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高产抗病,肉质清甜,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食用,老熟瓜耐贮性好,室温下即可贮藏2~3个月,与目前国内蔬菜贮藏保鲜常用的低温贮藏法相比,成本低、操作方便、保鲜期长。本试验研究了节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水分、可溶性糖、VC含量及风味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出节瓜常温贮藏的最佳贮藏期限。1材料与方法以广西主栽节瓜品种桂优1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粉皮类型)为试材,2003年2月20日定植,7月4日采收,取花后50d(天)无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老熟瓜40个,自然温度下置于通风室内架贮。在贮架上铺1层纸板,把瓜平放在架上,堆放2层,贮藏期间不进行…  相似文献   
56.
杉木林杆材阶段能量积累和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多以干物质量作为指标 ,这对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效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把生物量与能量结合起来 ,因为生物量和能流的研究 ,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最主要的一环 ,是研究物质生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关于森林各组织器官的热值和能量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刘世荣等 (1990 )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i)林群落能量积累、分配、固定和转化的规律 ;陶金川等 (1990 )探讨了银鹊树 (Tapisciasinensis)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的现存量 ;张文其等 (1995 )对鹤山…  相似文献   
57.
J. Q. Yan    Q. Z. Xue  Y. X. Wang 《Plant Breeding》1996,115(5):301-30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allus induction, green plant regeneration and culture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among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hybrids in rice. Average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 of F1, hybrids was about twice that of their parents. Twenty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that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with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CMS lines, were selected as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WCRs). TG8 derived from CPSLO17/Minghui 63 not only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to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test varieties and CMS lines, but also exhibited superior agronomic traits, in particular short plant, desired plant type, high tillerability, large panicles, good grain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disease. Strong heterosis for yield was observed in crosses between indica or japonica CMS lines and TG8. TG8 possessed a dominant, widely compatible gene (WCG) tha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variety CPSLO17.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nther culture technique is 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eveloping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in rice and that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direct use of intersubspecific heterosis with the three-line method.  相似文献   
58.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59.
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20多年来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引种是成功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各地的引种效果和树种生态适应性,提出了按四川自然地理分区和森林分区为基础的引种适生区划分标准。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应成为四川省中山地带和高山峡谷区低海拔地带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0.
试论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氯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表明南方可以在各种作物的耐氯极限内施用含氯化肥,并需配合施用石灰和含钙磷肥;而北方旱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应根据每茬作物吸收带走的氯量,确定一个轮作周期内施用含氯化肥的量,保持土壤氯素的平衡,不致使土壤盐渍化。氯化铵可以就近施用,缺钾作物也能以含氯钾肥予以补充。此即本文所述氮素平衡施肥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