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5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鳡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鱼粉、酪蛋白、鱼油和α-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料,配制等蛋白质(45%)、等脂肪(8%)、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5%、10%、15%、20%、25%的6组饲料。饲养鳡幼鱼8周后测定其生长、体成分及肝糖原含量,初步探讨鳡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20%组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高碳水化合物组表现较高的摄食率、脏体比、肝体比和肠脂比(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增加了全鱼体干物质和粗脂肪的累积(P<0.05)。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鱼体的肝糖原储存量先增加、后降低,20%组达到最高(P<0.05)。综合试验结果分析,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但在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超过20%,否则不利于鱼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2.
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共有鱼类8目、20科、71属、160种;其中,土著种137种,特有种93种,外来种23种。鲤科鱼类最多,有94种,占鱼类总数的58.8%,其次为条鳅科32种,占总数的20.0%,爬鳅科7种,占总数的4.4%。南盘江鱼类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为影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4种鱼类被列为濒危种类。分析南盘江近两年的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发现土著种类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与南盘江河流环境恶化和水电开发力度增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对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作了概述,主要包括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常用种类、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领域、毒性试验常用方法,分析了目前枝角类生态毒理研究存在优点和不足,指出其生态毒理学研究需要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54.
2007~2009年,从沅江、资江采用三种不同捕捞方法,共获得野生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 252尾,分别在三种不同水域中进行驯养,结果成活率为,池塘驯养27%,水泥池水流驯养78.8%,江河网箱驯养77.5%,三种不同捕捞方法驯养成活率分别是,电捕93.8%,刺网捕60.8%,电打+鹭鸶捕42.6%。人工繁殖所获亲鱼,在18批次催产中有16批次为野生亲本,2批次为人工驯养亲本。18批次共催产亲鱼37尾,有19尾产卵,催产率为51.4%,其中人工驯养鱼催产5尾,产4尾,催产率为80%,催产共计产卵35.6万粒,受精率在51%~88%,孵化出苗17.68万尾。在四种催产药物中,通过多种组合试验,结果为(LRH-A2 (5 μg/kg)+HCG (1000 IU/kg)+PG (1.5个/kg))、(LRH-A2 (5 μg/kg)+HCG (1000 IU/kg))和(LRH-A2 (6 μg/kg)+HCG (800 IU/kg) + DOM (3 μg/kg))3种药物组合效果较好。苗种培育,经三种不同培育模式试验,其水泥池成活率为25.8%,江河网箱68.4%,土池21.7%;起水均重为,池塘7.8g/尾,江河网箱5.1g/尾,水泥池6.0g/尾,各池湘华鲮苗种起水总重量,水泥池1550g,江河网箱3500g,池塘1700g。  相似文献   
55.
野生与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斑鳜肌肉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养殖斑鳜,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与养殖斑鳜相近;野生和养殖斑鳜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野生斑鳜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0.89%和27.18%,养殖斑鳜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35%-32.35%,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8.68%-28.69%;野生斑鳜、杂鱼喂养以及人工饲料喂养斑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2.04、77.03和70.04,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野生与养殖鸭绿江斑鳜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Val和Ile;野生斑鳜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分别为4.18%和2.61%,明显高于养殖斑鳜同种脂肪酸的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鸭绿江斑鳜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56.
为给江苏淮北麦区不同肥力土壤上小麦高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该麦区主推中筋小麦淮麦19和强筋小麦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高、中、低肥力稻茬田上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在高、中土壤肥力条件下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低肥力条件下呈线性关系;高、中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所需施氮量淮麦19分别为246.7和286.1 kg·hm-2,烟农19分别为247.9和292.6 kg·hm-2;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产处理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有相应较高的群体质量性状。各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不同施氮量处理,由于小麦物质生产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均出现了各自相对的最高产量,而最高产量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显著上升,相反取得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却依次相应降低。因此,小麦生产中要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来制定不同的目标产量以及相对应的精确施氮量。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陈仓认真贯彻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及防控措施,在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理性分析了陈仓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围绕生猪产能恢复客观提出了几点对策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8.
我国马业正在快速发展,但马匹的繁育率低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因此,进一步提升马匹繁殖能力,加强配种饲养管理已经成为提升马匹繁育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确保饲养出优异的种公马,使其产出更优异的精子。应根据种公马的体况及配种任务,科学给予营养。  相似文献   
59.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不同诱捕器在温棚油桃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温棚油桃梨小食心虫进行不同诱捕器(三角型粘胶式诱捕器、矿泉水瓶诱捕器、塑料桶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结果】温棚油桃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分别出现在4月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8月上中旬。【结论】在三种诱捕器中,自制的矿泉水瓶诱捕器最佳,其次为三角型粘胶式诱捕器,塑料桶诱捕器较差,为诱捕器的研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