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71篇
  52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71.
【目的】研究盐碱地葡萄发芽滞后的土壤原因及调控技术,提高葡萄在盐碱地土壤上春季生长发育的质量。【方法】以广北二分场盐碱地栽培的三年生欧美杂交种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行距3.0 m,株距1.5 m,篱架,单干单臂树形,干高80 cm。于2018年3月葡萄出土上架,灌溉催芽水后搭建‘裙膜’,即在干高50 cm处沿立柱上拉一道丝,以其为顶点将宽幅为80 cm的白色塑料薄膜从两侧交叠用绑丝固定,两侧以约45 o夹角分别向行间地面拉开,并用土压边,形成密封的小三角即‘裙膜’,每个处理铺设两行。以平栽不覆盖‘裙膜’为对照,研究‘裙膜’对地温及葡萄生长的影响。 【结果】‘裙膜’有效提高地温的同时改善了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盐碱地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根际10 cm土层平均地温约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5℃,升温早且持续时间长,缩小了地温与气温的差距;葡萄发芽物候期比对照提前10—15 d,外在表现为葡萄发芽早且发芽整齐;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新梢生长质量,新梢生长量(长度)、第三节位节间长度及粗度分别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34.9%、23.8%、20%,叶面积、叶片重则分别显著提高39.9%、56.6%,叶片厚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裙膜’覆盖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叶片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7.6%、30%、6.8%,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提高21.9%,表明在提高地温环境中,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大,用于光化学途径的能量增加,光合作用得到提高。为探讨盐碱地土壤升温滞后的原因,在泰安同一气候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发现,盐碱土的土温对气温的响应明显滞后于棕壤土,延迟3 h左右。两种土壤的含盐量及由其导致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差异最大。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盐碱土比棕壤土的通气性差,滨海盐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高达1.45 g?cm -3,属于很紧实状态,比棕壤土的容重高11.7%,土壤孔隙度降低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土壤氧气扩散速率(ODR)也分别显著比棕壤土低49.9%和13.8%。 【结论】‘裙膜’覆盖显著提高盐碱地地温,缩小了气温和地温的差异,有效改善了葡萄发芽进程,提早了葡萄发芽物候期,改善了新梢生长质量,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气象站旧站地温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北省霸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新址和旧址2012年及前后5年0~320 cm地温平均值、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前后5年月平均地温进行了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迁站同期和迁站前后5年对比,两站址0~320 cm均表现为冬季和春季新址比旧址地温低,夏季和秋季新址比旧址地温高;两站址0~20 cm年平均地温日变化呈正弦曲线,40~320 cm四季日变化曲线较平缓;新址和旧址前后5年月平均地温资料大多数月份差值较小,资料连续性较好,但两站址地温差值变幅较大,且两站深层地温比地面及浅层差异显著,应订正后使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安庆站1961~2019年共59a的逐日5cm、10cm、20cm、40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安庆站地温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4.
温作星 《新农村》2014,(10):18-19
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鳞茎入药,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7℃,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22℃,低于4℃或高于30℃停止生长。鳞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均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时休眠,低于-6℃时鳞茎受冻。开花适宜气温为22℃左右,喜充足阳光。  相似文献   
75.
76.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CO2释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黑土滩”3种不同处理:“黑土滩”植被-土壤系统呼吸(BC),土壤呼吸(BJ)和土壤微生物呼吸(BL)的CO2释放速率日变化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点,且白天大于夜间;CO2释放速率季节动态变化明显,且3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黑土滩”植被-土壤系统呼吸与地表温度及5cm地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土壤微生物呼吸与0~10cm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7.
用西峰黄土高原1984—2016年10 cm地温和1984—2016年苹果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对苹果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峰10 cm地温冬季33年来线性上升趋势为0.028℃/年,春季33年来线性上升趋势为0.11℃/年。地温偏高年份,各发育期早;地温偏低年份,各生育期迟。冬季差异最显著的叶芽开放、开花始期和开花盛期,最高年比最低年提前11 d;其次是开花未期,提前10 d,再是展叶始期,提前9 d,展叶盛期提前8 d。春季差异最显著的是开花末期,最高年比最低年提前19 d;其次是叶芽开放、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和成熟期,地温最高年比最低年平均日期均提前15 d;再是开花盛期,提前14 d。  相似文献   
78.
井内连续变化的地层温度会对智能完井系统液压控制管线内流体流动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现有的连续方程、运动方程不能精确求解变温环境下液压管线内流体流动特性的问题,根据能量方程的定义,分析流体微元以及所采用的32号液压油特性,推导出一个特定形式的能量方程,再联立现有的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得到一个新方程组,并利用特征线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MOC)结合MATLAB软件对新方程组进行计算求解.若干恒温条件与2种连续变温条件下的仿真结果显示,新方程组均比旧方程组求解精度高,验证了所推导的能量方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证明其能用于恒温与变温环境下液压管线内流体流动问题的计算求解,进而推广至智能完井系统液压控制管线等问题的计算求解,对智能完井井下流量控制阀开启状态进行判断.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完井系统液压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高寒地区耐寒苜蓿品种和适宜栽培技术的缺乏,严重阻碍着该区域旱作苜蓿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于东祁连山甘肃天祝高寒牧区通过设置平膜全覆、垄沟覆膜、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不覆膜)4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苜蓿草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旨在为祁连山高寒区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寒区平膜全覆种植方式的增温效果最佳,其次为垄沟覆膜、垄沟,垄沟覆膜+覆土最弱。地膜提温主要在苜蓿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期(6-7月),主要集中在0~15 cm的浅层土壤。5-9月平膜全覆0~25 cm土层白天平均温度为19.83 ℃,分别比垄沟覆膜、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处理同期同层高出1.85 ℃、3.04 ℃和2.98 ℃。垄沟覆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大,其土壤含水量比平膜全覆、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4.3%~14.5%,4.2%~13.8%和14.3%~24.8%。平膜全覆对天祝高寒区苜蓿生长在温度上的贡献最大,而垄沟覆膜在水分上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0.
根据新疆地温观测时间最长、资料最完整的86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5年地面0cm地温逐月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0cm地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从时间尺度来看,近55年新疆0cm地温呈显著波动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54℃/10a,突变点为1999年。地温的突变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冬四季0cm地温突变年份分别为2000年、1995年、1998年、2003年,增温速率冬季(1.40℃/10a)>秋季(0.59℃/10a)>春季(0.53℃/10a)>夏季(0.42℃/10a);从空间分布来看,0cm地温增温速率北疆(0.70℃/10a)>东疆(0.46℃/10a)>南疆(0.40℃/10a)。地温与气温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风速降低有利于地温的增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风速降低的大背景下,地温将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