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80篇
  36篇
综合类   1244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446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背景:热休克因子(Hsf)在植物生长和防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受高温、盐渍及渗透胁迫等环境胁迫影响而严重降低。尽管辣椒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Hsf家族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作用尚不明确。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CR检测,在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5个CaHsf。根据Hsf的保守结构域,CaHsf可分为3类,分别是CaHsf A、CaHsf B和CaHsf C;除第11号染色体外,该家族基因在其他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除CaHsf A5外,该家族蛋白均能形成蛋白互作网络。据辣椒栽培种CM334的转录组数据,大部分CaHsf基因在根、茎、叶、果皮、胎座等组织中不止一处表达。q RT-PCR表明,除耐热株系R9叶片中的CaHsfC1外,所有CaHsf均响应高温胁迫(40℃,2 h);且其表达模式与热敏株系B6的CaHsf表达模式不同。许多CaHsf也受到盐胁迫、渗透胁迫、外源Ca~(2+)、腐胺、ABA和茉莉酮酸甲酯的调控。此外,CaHsfA2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活性,具有Hsf的典型特征。随时间变化,CaHsfA2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达谱表明,CaHsfA2在辣椒热敏株系B6与耐热株系R9中的表达模式与表达水平均不相同。结论:从辣椒基因组中鉴定了25个Hsf,多数响应高温胁迫、盐胁迫、渗透胁迫及外源物质,为进一步研究辣椒CaHsf在各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水稻黄单胞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稻生致病变种(X.oryzae pv.oryzicola,Xooc)分别引起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对中国和世界水稻产量造成较大损失。基因组学揭示,Xoo和Xooc不同小种中存在15~30个数量不等的avrBs3/PthA(avr/pth)家族基因。新近研究结果表明,avr/pth基因既是毒性基因,又是寄主植物先天免疫的抑制因子,还是与抗病基因(R)匹配的无毒基因。Xooc中虽然存在avr/pth基因,但因存在能够抑制avr/pth无毒基因功能的抑制因子,故而未在水稻中发现抗BLS的R基因。除结构上的共有特征外,avr/pth基因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02 bp重复单元在每个avr/pth基因中的重复数多少上。avr/pth基因的进化可能由简单进化为复杂,这可能是Xoo和Xooc致病性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新时期城乡在婚姻、生育、养老、消费、教育、就业、幸福等方面的观念差别,并指出由于历史、政策等原因,农村经济比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居民观念也较保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观念差别的对策,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4.
教育观念创新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内涵包括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等。为此应进行教育管理观念、教学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等方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95.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本文着重从方法上探讨学习,介绍五种不同的学习观念,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借鉴。  相似文献   
96.
王娇 《河南农业》2009,(10):59-59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是基础学科。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及学生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会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人才能成才。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致病力减弱的T-DNA插入突变菌株B1241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力,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其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基因,以解析突变基因在稻曲病菌生长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阐明稻曲病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生菌株P1作为对照,观察并检测突变菌株B1241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孢子形态、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采用注射接种的方法将菌丝和孢子的混合液接种于水稻穗苞中,统计每穗发病的病粒数,分析B1241的致病性变化;突变菌株B1241在不含有潮霉素的PSA平板上转接5代之后,PCR检测T-DNA插入的稳定性并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B1241中T-DNA插入的拷贝数;利用HiTail-PCR获得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经NCBI比对得到侧翼基因;运用RACE-PCR克隆插入位点侧翼基因全长;qRT-PCR分析侧翼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经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田间接种发现,与野生菌株P1相比,突变菌株B1241在固体培养基MM、PSA和TB3上的菌落和孢子形态以及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其致病力、产孢能力均呈极显著下降。B1241在不含潮霉素的PSA平板上转接5代之后,仍能扩增到GFP和HPH基因,说明T-DNA已经稳定地插入到其基因组中。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T-DNA在该突变菌株中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经扩增并比对侧翼序列,T-DNA的插入位点处少了28 bp的稻曲序列,有37 bp在T-DNA及稻曲病菌基因组中都没有比对到。NCBI比对发现,侧翼基因Uvt-1241与UV-8b菌株的UV8b-7878基因同源,开放阅读框长2 317 bp,包含81和106 bp的2个内含子,编码709个氨基酸。经RACE-PCR获得基因全长2 650 bp,5'非编码区长度为14 bp,3'非编码区长度为319 bp。T-DNA插入在基因Uvt-1241的启动子区域,位于起始密码子之前516 bp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Uvt-1241在该突变体中表达量下降。该基因编码一个糖基水解酶18家族的蛋白,同时含有一个保守结构域D××D×D×E。【结论】稻曲病菌突变菌株B1241中,T-DNA插入到基因Uvt-1241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导致该启动子功能部分缺失,基因表达量下降,使得突变菌株的生长、产孢等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发生改变,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稻曲病菌生长及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以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grandiflora‘Jinba’)为材料,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侧枝相关重要基因BRANCHED1类似基因,命名为DgBRC1b。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 008bp,可编码335个氨基酸。蛋白对比发现,DgBRC1b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TCP家族转录因子的2个基本结构域。通过系统遗传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DgBRC1b属于TB1亚家族。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可能为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99.
《科学养鱼》2006,(2):84-84
进入21世纪,人们关心较多的是环境与发展。环境的日益恶化,无孔不入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人口”水产品的安全性,常常是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某些抗生素药物、生物活性物质在水生动物机体中的残留,往往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须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大力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功能强、价格低、性能优、无毒副作用、利于环保的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0.
邓开明 《畜禽业》2015,(3):58-59
<正>近30年以来,中国养猪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进入80年代后期,工厂化养猪工艺、配合饲料、国外优良品种猪引入使得养猪发生了巨大变化,养猪生产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发展。但是最近十年来生猪出栏率没有明显的改进,相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表面上来看,是各种猪病导致出栏效率的下降,但是实质上是我国在引进了新的品种后对新的饲养理念和模式没有跟上新生产形势的结果。作为农村六畜之首的猪以家庭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