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8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林业   3104篇
农学   2068篇
基础科学   331篇
  402篇
综合类   11854篇
农作物   5724篇
水产渔业   590篇
畜牧兽医   3228篇
园艺   3056篇
植物保护   984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916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1658篇
  2013年   1368篇
  2012年   1959篇
  2011年   2021篇
  2010年   1747篇
  2009年   1735篇
  2008年   1949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586篇
  2005年   1391篇
  2004年   1045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387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33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20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5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贵州自然分布山茶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明态 《贵州林业科技》2005,33(2):26-29,25
介绍了贵州省原生山茶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及资源现状,共46种4变种。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黑龙江省的9种赤蜻:大黄赤蜻(S.uniformeSelys)、半黄赤蜻(S.crceolumSelys)、虾黄赤蜻(S.flaveolumflaveolum(Linnaeus)、褐带赤蜻(S.pedmontanumAllioni)、褐顶赤蜻(S.infuscatumSclys)、黄腿赤蜻(S.imitansSelys)、秋赤蜻(S.depressiusculum)、竖眉赤蜻(S.eroticumeroticumSelys)和达赤蜻(S.danae(Sulzer))。其中黄腿赤蜻为东北新纪录.  相似文献   
73.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成4株沙门氏菌属特异单抗CB8,de7,cc6,DD4,在免疫转印试验中,证实它们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鞭毛蛋白上,ELISA相加试验及竞争试验显示,CB8和cc6与de7,DD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表明鞭毛蛋白的属共同抗原具有多种表位的特性。用胰蛋白酶消化鞭毛蛋白,SDS-PAGE结果出现两条新带,分子量分别为42000(F42),27000(F27),长时间消化,最终只剩下F27条带,它可抵制该酶的消化。对该酶切样品的免疫转印结果表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共同抗原表位出现于F42和F27上,而相应的沙门氏菌分型H抗原单抗或因子血清识别的表位也在F42和F27上都得到了证实。这为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抗原的多样性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4.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油甘子、牛甘果,为大戟科灌木的果实。果实球形,肉质,秋天成熟,黄绿色,味初酸涩,后变甘,盐水渍食用。亦供药用。是亚热带地区的野生果树,在我国栽培利用有1800年的历史。全国  相似文献   
75.
高原圣果——沙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又名沙枣、醋柳果,内蒙古叫酸溜溜,西藏称大尔卜兴,是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两季果实成熟或冰冻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而得。沙棘为落叶灌木或乔木,生长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  相似文献   
76.
《茶叶通讯》2005,32(4):F0003-F0003
湖南省兰岭茶叶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和各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开拓进取,获得较大较快发展。内销花茶成为北方市场名牌,名优绿茶品质有口皆碑,外销茶供不应求,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良种茶开发和出口茶叶基地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7.
兰日旭 《农业考古》2006,(2):223-228
早期中英贸易关系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事华茶出口贸易问题。本文拟就对存在258年的英公司所从事华茶出口贸易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作一探索,以助于进一步深入早期中英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林宗学 《福建农业》2004,(11):23-23
茶丽纹象甲是夏茶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因暴发快虫量大专食嫩叶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经试验试用锐劲特是防治茶丽纹象甲最有效药剂一、发生规律茶丽纹象甲在我国茶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咀食为害将新梢上第2︱4张新叶吃成不规则形缺刻成虫寿命50︱70天有  相似文献   
79.
在蜂群的繁殖期 ,群内有密实度高、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 ,蜂群就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相反 ,同一子脾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 ,或与未及时清除的病子房相间排列的“花子” ,这样的子脾孵蜂率低 ,只见子不见蜂 ,群势增长慢 ,严重时 ,群势明显下降。1 产生原因蜂群产生“花子”的原因有多种。1 1 病害因素当蜂群受到病原微生物危害 ,导致蜂群诱发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白垩病等病害 ,子脾上蜂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若是子脾多蜂少 ,蜜蜂不能彻底清除病子 ,形成病子房、空房、健康子房混杂的“花子” ;若是子脾少蜂很多 ,蜜…  相似文献   
80.
农民乐747防除茶秆竹林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茶秆竹林地应用农民乐747除草剂,能够防除萌生力强的蔓山莠竹、芒草、白背叶、红背叶、棕叶芦、乌毛蕨、白茅等恶性杂草(灌),平均死亡率达94.7%。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每hm^2节约成本324元,提高工效7.7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