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440篇
农学   260篇
基础科学   516篇
  169篇
综合类   3520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597篇
畜牧兽医   4166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通过对患病水貂进行病理剖检,细菌纯培养,病毒检测,生化鉴定,确定是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再应用多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并对山东省威海地区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103.
对金华市规模奶牛场HMT强阳性的122个乳样进行主要细菌的分离鉴定,查出91个乳样有细菌,细菌检出率为74.59%。检出8种共104个分离菌株,其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株,占51.0%;传染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无乳链球菌14株,分别占22.1%和13.5%;环境性细菌感染9株占8.7%,其中链球菌属(除无乳之外)7株占6.7%,且以停乳链球菌为主(5.8%);肠杆菌2株占1.9%,但未检出大肠杆菌;其他细菌5株占4.8%。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占12.0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较常使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对该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很大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4.
生产中经常需要进行实验室内的工作,如病原分离、抗体检测、药敏试验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临床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有时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的方法仅仅适合科研方面,得到的结果可能对实际生产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对实验室内的结果应当正确认识,在生产中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5.
湖南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湖南47个规模化猪场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63份腹泻病猪分离出63株大肠杆菌,其中12株作致病力试验均有致病性,对2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大肠杆菌对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唑啉敏感,敏感菌株分别占98.41%和92.06%;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06.
以SPF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为种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屏障设施饲养清洁级实验小鼠和大鼠。经过两年饲养繁育的结果表明:动物微生物学质量符合清洁级动物国家标准,质量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7.
为探明青海某牧民家中饲养的牦牛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病料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该病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结合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1株致病性较强的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具有一定的抗药性,表明引起此次牦牛死亡的病原为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对山西省榆次、清徐、祁县、太谷、山阴、永济及太原郊区奶牛场1 300头奶牛乳腺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机从不同规模的奶牛场采集乳腺炎奶牛奶样120份,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20份样品共分离出8种402株病原菌,经鉴定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78株(19.4%),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18株(4.5%),葡萄球菌88株(21.9%)、链球菌95株(23.6%)、小型原藻40株(10.0%)、克柔念珠菌45株(11.2%)。对试验用12种药物,大肠杆菌耐药的有1种,敏感的有11种;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耐β内酰胺酶)敏感的有2种,耐药的有10种;链球菌耐药的有5种,敏感的有7种;葡萄球菌耐药的有2种,敏感的有10种。对5种抗真菌药物,小型原藻敏感的有1种,耐药的4种;克柔念珠菌敏感的2种,耐药的3种。结论:近年来真菌和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导致的奶牛乳腺炎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他几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9.
2016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基地半滑舌鳎突发大批死亡,为了确定引起死亡的病原菌,无菌采集心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公布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99.6%,被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进一步通过生化特性分析,被确认为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舌鳎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LD_(50)为3.1×10~4CFU/mL,且对哺乳动物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乙酰甲喹高度敏感;对多西环素、阿米卡星中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替米考星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0.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动物生理学实验的特点以及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能够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