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5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林业   686篇
农学   606篇
基础科学   357篇
  1412篇
综合类   3933篇
农作物   323篇
水产渔业   478篇
畜牧兽医   1009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36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the dicarboximide fungicides, iprodione and vinclozolin, was stimulated by only one application of the fungicides in a soil with no previous history of any pesticide input.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demonstrated the ease of stimulation by pre-treatment with even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of the fungicides (0·5 μg g−1 soil) and at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and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Soils that had acquired full enhanced degradation could rapidly degrade fungicide applied at 30 times the recommended field rate. Cross-enhancement of degradation was noted with both fungicides, but not with their common metabolite, 3,5-dichloroanilin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biotics chloramphenicol or rifampicin to soil reduced enhanced degradation to control levels; cycloheximide had no effect. This, together with the inhibitory action of azide, mercuric chloride and repetitive microwaving, indicated that the agent(s) of enhanced degradation was probably bacterial.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新洋农场近14年来的气候变化,年平均气温达14.4℃,比1990年前24年提高了0.6℃,且有升幅逐渐加大趋向。近5年平均气温比1990年前提高了0.9℃。气温升高以冬季最明显。近14年11月中旬至3月中旬升温1.15℃,而极端最低气温的升幅比平均气温更大。降水量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变率增大,近14年降水量的变异系数为35.0%,前24年为22.3%。从种植区划、品种、播期、耕作制度、密度、抗灾、病虫草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品质控制和秸秆还田等方面提出了应变对策。  相似文献   
83.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营养、内分泌、遗传和环境等因素都可影响其发生。日粮中能量过高或蛋白不足是诱发FLHS的主要因素,能量、蛋白来源也影响FLHS的发生。日粮中脂肪酸来源影响FLHS的发生,动物性脂肪较易引起FLHS,适量添加植物油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与FLHS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甲状腺素和孕酮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防止出血发生。FLHS易感品系UCD-3蛋鸡肯定了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影响。空间不充足或必要活动受限制,导致能量过剩是FLHS发生的重要诱因。肝脏脂肪沉积并不总是引起肝脏出血,脂质过氧化物分解生成大量脂质自由基引起细胞损伤,可能是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导致出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4.
大肠埃希菌多重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多重耐药调节基因和外输泵共同作用产生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是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染色体上的抗生素多重耐药调节中心,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和外输泵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开发多重抗生素耐药基因消除剂和外输泵抑制剂,或增加外输泵抑制基因的表达,将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最好方法。文章对大肠埃希菌AcrAB、AcrAB-Tolc,Mar和膜孔蛋白Ompf、Ompc等多重抗生素耐药调节子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布鲁菌外膜蛋白及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菌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包括脂多糖和外膜蛋白,与细菌的毒力及免疫原性相关。文章描述了布鲁菌外膜蛋白分子结构的最新进展。该菌的外膜蛋白由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外膜蛋白构成。第一组外膜蛋白对维持布鲁菌外膜蛋白的结构起重要作用;第二组包括36 ku~38 ku外膜蛋白,为膜孔蛋白,由Omp2a和Omp2b基因编码,其中38 ku蛋白基因可能是一个与毒力相关的基因;第三组外膜蛋白包括31 ku和25 ku两个相关的蛋白,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31 ku蛋白属膜孔蛋白,25 ku蛋白还与毒力有关。文章也介绍了布鲁菌毒力因子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6.
溃疡病是火龙果种植上的重要病害。为掌握火龙果溃疡病在贵州火龙果主产区的发生情况和发病因素,为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罗甸、镇宁、关岭、望谟及贞丰5个主产县火龙果溃疡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且主栽品种均可发病,各树龄果园均可发病。病害在冬季发生不明显,3月气温回升后病害开始陆续发生和扩展,4月上旬(清明前后)雨水较多病情迅速增长,是春季防控的关键时期。5~7月进入雨季,田间高温高湿,为病害大面积蔓延流行期,需及时做好田间防控,以保证火龙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7.
摘要:香气是评价葡萄及其加工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构成了葡萄的特征风味。通过了解葡萄果实的香气组成,可以鉴别出葡萄的成熟度及其品种特性,从而为提高葡萄的风味及葡萄的遗传育种工作服务。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有酯、醇、醛、酮、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性质都对葡萄的香气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存在形式,综述了葡萄果实中多种香气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9.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青贮饲料的发酵机制,对影响青贮料品质的因素-青贮原料的水分、糖分、缓冲能力、厌氧状况、发酵温度、添加剂进行了分析。旨在对优质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浙江第一古樟就地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第一古樟的生长现状调查、生长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古樟保护与景点建设相结合,筑堤保树与改路保树、拆庙护树相结合,以低水位人工湖指示地下水位高度,通过泵提排水控制古樟地下水位等古樟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