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INTRODUCTIONEllca{opIusmicrolhccaF.MucII.(coolibal1)l1asawidegeographicrangemainly``-itl1intl1caridandscl11i-aridzonesofAustralia(Bola11dctal.l984).Tl1erangcoflatitlldeisl4-33Su-itl1analtitudinalrangeofJustabovesealeveIto7oom.Tl1crcislcssvariationincli-ma…  相似文献   
42.
白榆种源试验中选择年龄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常耕  田志和 《林业科学》1991,27(2):111-116
本文报道了根据白榆种源试验10年的结果,计算出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年一年秩次相关,表型和遗传相关是极显著的。认为造林后第4年的表现已能可靠地预测10年时的表现。从计算不同选择年龄时的相关增益和年选择效率看,从第5年时实行早期选择是妥当的。  相似文献   
43.
In this paper,it is studied that the growth characters of the progeny of 16provenance of larix gmelinii within the all 13 experimental site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provenance stability,productivity index,rank correlation,synthetic index selection andPCA.The provenanc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patterns:The first type have low and steady prod-uctivity;The second type have high but unsteady productivity;The third type is between theproductivity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yp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venance early selection,the best provenances which li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Xiaoxingan Mt.are regarded as the best and suitable for a large afforestation areas of Larixgmelinii.Then in the north of Xingan Mt.,the local or the northwest provenances of theXiaoxingan Mt.should be used.The genetic gain wa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venanceheritabilit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best provenance were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4.
INTRODUCTIONLarIkolgcnsis'\"itI1fastgro\`1I1al1dhigI1utiIiza-tion\'aIue,isamainrcforcstationspccicsintl1cnorthcn1mountainofnortl1castpartofCl1il1a.Ductoitsl1igl1ecologlcaldi\'crsity'lndistributio11arca-long-til11cnatu-ralselcctlonandgcncticdiffercl1tiatio…  相似文献   
45.
华南地区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与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首次建立在华南地区的各含 2 8个种源的两片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数据 ,分析了 1~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 4个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地点间、种源间及种源×地点互作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当不考虑种源×地点互作效应互作时 ,3~ 4a生性状种源广义遗传力 ,树高变幅为 11 0 0 %~ 13 80 % ,胸径为 3 32 %~ 5 5 5 % ,单株材积为 5 4 0 %~ 8 30 %。以用材林为培育目的 ,依据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计算的综合评定值大小 ,分别对两个试验的参试种源进行了排序和选优 ,以 2 5 %的入选率 ,每试验各有 7个种源入选。E96 8试验的优良种源为 1884 4、194 89、192 4 0、17877、194 91、194 90和 192 39;E96 6中优良种源为 192 38、1884 7、1885 3、17877、1895 0、1885 2和 1894 9。筛选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参试种源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性状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树高早期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极其显著 ,可用于树高的早期预测。最后 ,预测了山地木麻黄优良种源在中国潜在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46.
油松不同生态型在京西山地不同海拔高度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化成  唐谦 《林业科学》1991,27(6):582-588
本文根据京西山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三块不同海拔试验林7年生时的材料,研究了油松不同生态型在不同海拔高度试验地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油松不同生态型之间的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生态型×不同海拔试验地交互作用显著。在海拔800m以下,东部型生长和稳定性均比其他生态型好。在800—1200m地带,表现较好的是东部型,其次是中部型和中西型。在1200m以上地带,东部型和东北型生长表现较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京西山地如采用东部型的种子,可不考虑造林地的海拔高度,也不必考虑种子来源上的海拔差异。此外,在造林种子短缺时,800—1200m地带还可采用中部型和中西型的种子,1200m以上还可采用东北型的种子。  相似文献   
47.
落羽杉属种源研究:扦插生根能力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种源、家系落羽杉扦插繁殖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落羽杉嫩枝扦插一般7d开始产生愈伤组织,15d开始发根。活条率、生根率、发根数、不定根总长、生根力指数和抽梢长度等6个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600号、401号、502号和鸡公山种源是生长和生根能力兼优的种源家系。500×10-6NAA快浸可以显著提高落羽杉种源扦插生根率。同时还分析了扦插生根性状间及生根力与母树生长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8.
铅笔柏引种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章古台从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认为,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1月下旬至4月下旬,约90d时间,发芽率较高;而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因经过低温阶段时间短,故发芽率较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美国南达科他州种源基本不受冻害,面安徽种源干梢较重,不宜直接引种;该树种在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很快,4年生苗高达1.05m。  相似文献   
49.
王豁然  郑勇奇 《林业科学》1993,29(4):366-372
亮果桉[Eucalyptus nitens(Deane & Maiden)Maiden]在分类学上与蓝桉(E.glo-qulas Labill)和多枝桉(E.viminalis Labill)亲缘关系密切,同属于双蒴盖亚属(Sgm-phyomyrtus)蓝桉组。亮果桉是桉树属中高大乔木树种之一,是澳大利亚高大桉树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树高通常40-70m,偶见高达90m,胸径1-2m,树干饱满通直。亮果桉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地理间断特征,种群之间彼此隔离,因此其形态特征,尤其是幼态叶的特征产生明显的种内地理变异。它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土和维多利亚4个相互隔离地区。水平分布的地理纬度范围为30°-38°S,垂直分布海拔  相似文献   
50.
麻楝属树种种源苗期试验及其在我国发展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从国内外引进麻楝属树种10个种源的种子,并在福建南部国有岩溪林场进行了苗期试验,观测了10天时种子发芽、6个月时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参加分析的8个种源苗生长指标比较看,来自缅甸的Ledagyi Leway种源20100最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Atherton种源20186、越南Hoa Binh种源20033、中国海南省尖峰岭种源20031和越南Son La种源20034次之,而种源20117,20118和20099较差。另外,马来西亚Ulu Tranan种源20124移苗后的保存率尽管较低,但其苗木的生长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引种测试。同时,依据国内外麻楝人工林生长和材性等资料,分析和讨论了麻楝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