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2182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8篇
  383篇
综合类   134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辽宁东部山区人工营造的白桦-红松和色赤杨-红松混交林,应用解析木法分析红松与阔叶树的直径、树高生长动态、径级分布及种间关系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在1~8年生时,红松与阔叶树占据各自营养空间,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同时充分发挥了阔叶伴生树种的辅佐功能,明显地改善了红松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促进混交林中红松的直径、树高生长,种间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8~12年生间,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处于竞争初期,此时混交林中红松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开始下降,在12年生后,种间关系矛盾日趋加剧并进入竞争盛期,在竞争中,阔叶树生长迅速,红松生长受到明显压抑,行状混交林在无人为调控措施下,红松将逐渐枯死而形成阔叶纯林。据此认为在人工阔叶红松林培育过程中,必须适时采取疏伐等措施调整阔叶树的比例,缓解种间关系,以充分发挥混交林的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122.
2003年3月到7月,采用野外观察法对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泽山雀在该区域为留鸟,营巢期在4月上、中旬,产卵期在4月中、下旬,孵化期为13~14d;孵化率为89.47%;窝卵数为7~10枚,平均8枚(n=5)。雏鸟体质量增长符合Logistic规律,增长率为0.41,渐近线为13.25g。同时,给出了次生林中繁殖的沼泽山雀的主要生长参数曲线及巢位特征。  相似文献   
123.
农田施用沼肥对降低辽东水源基地环境污染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沼肥和化肥的对比试验,研究农田施用沼肥对玉米产量及农田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沼渣施底肥、沼液追肥,可明显增加玉米产量.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的增产7.6%~10.3%。农田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减少土壤总磷、总氮及硝酸盐氮随地表径流和侧渗迁移,改善了入库水的水质:追肥处理后,施用沼肥的处理地表径流水中总磷的浓度仅为0.38mg·L^-1,是同期同质化肥处理的84%;总氮浓度仅为6.3mg·L^-1,同期同质化肥处理的76%;硝酸盐氮浓度仅为3mg·L^-1,是同期同质化肥处理的71%。沼气生态工程改变了水源林区居民传统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山林植被,改善了辽宁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4.
林火对大兴安岭典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受火烧干扰的林分为研究对象,对2个典型林型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不同火烧强度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林型在不同火烧强度的作用下,其土壤含水率、土壤密度、pH值、有机质及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等理化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5.
松材线虫危害后马尾松林土壤氮素的矿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受松材线虫危害程度不同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林氮素的转化性质,增加了土壤氮素淋失的危险性。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氮素转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受损严重的林分氮素矿化速率显著高于轻度受损林分,特别是硝化速率更为显著(P<0.01)。松材线虫病危害改变了马尾松林土壤  相似文献   
126.
分别以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和韩国群体为母本,采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中国刺参和韩国红刺参的精子、卵子,进行正交(中国刺参♀×韩国红刺参♂)和反交(韩国红刺参♀×中国刺参♂),比较两者的受精率,同时对正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刺参和韩国红刺参正交和反交的受精率分别为91%和94%;韩国红刺参的精子可以穿过中国刺参的卵膜进行受精,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一极体(PBl)和第二极体(PB2),然后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杂交胚胎发育正常,正交和反交的孵化率分别为75%和90%.另外,在试验中发现有多精入卵现象.  相似文献   
127.
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林下5种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蛟河地区天然红松阔叶林林下常见的5种灌木为研究对象,分乔木型灌木﹝地面分枝少、主干明显,包括卫矛(Euonymus alatus)、东北鼠李(Rhamnus yoshinoi)﹞和典型灌木﹝地面分枝多、主干不明显,包括长白茶藨(Ribes komarovii)、暖木条荚蒾(Viburnum burejaeticum)、鸡树条荚蒾(Viburnum sargentii)﹞,以易测因子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单种各器官和全株(丛)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最优生物量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或一次线性模型,除长白茶藨的丛当年枝生物量模型和丛多年枝生物量模型在0.01水平上显著以及暖木条荚蒾的当年枝生物量模型在0.05水平上显著外,其余模型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以植株个体为单位的生物量模型中,除东北鼠李叶生物量和枝生物量与植灌体积Vc相关性最好外,其余各器官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均与地径D或地径平方与树高的乘积D2H相关性最好。典型灌木的叶、当年枝、多年枝、枝、茎和地上生物量以分支个体为单位构建的生物量模型要好于以丛为单位构建的生物量模型,但地下生物量和全丛生物量模型正好相反,因此,以丛为单位构建地下生物量和全丛生物量模型为典型灌木的生物量估算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8.
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沈阳城市森林5种功能类型的201块有效样地进行了调查,测算了样地内树木的三维绿量,利用将树木绿量汇集于树冠中心点的方法,对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的三维绿量垂直分布呈现典型的正态分布,其变化趋势与三维绿量垂直跨度分布相一致;新栽植树木对三维绿量垂直分布影响较小,三维绿量值更多地取决于三维绿量垂直跨度,即大龄级大树冠树木对三维绿量的贡献值最大。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垂直分布峰值为9 m。风景游憩林、附属林、道路林、生态公益林及生产经营林三维绿量垂直跨越层次依次为4.6、4.0、3.6、3.4、1.8,平均为3.9。风景游憩林和附属林三维绿量跨越层次较为丰富,灌木所占比例较大;生态公益林和道路林层次较为简单,灌木所占比例较小;生产经营林最为简单,三维绿量垂直跨越层次多为1层,三维绿量垂直分布峰值为5 m。  相似文献   
129.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相似文献   
130.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枯立木数量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棵树、锅底塘、山门口和簸箕坝4块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枯立木的数量组成、分配格局和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枯立木的密度为(68.5±18.0)株/hm2,枯立木占全部乔木的(5.7±0.6)%.枯立木胸径(DBH)分配以小径级为主(5≤DBH<20 cm),此径级的枯立木显著高于另外2个级别(20≤DBH<40 cm和DBH≥40 cm,P<0.05).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枯立木的物种组成极其丰富,分属于14科32种,树种组成以壳斗科的腾冲栲(Castanopsis wattii)、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和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越桔科的云南越桔(Vaccinium duclouxii),杜鹃花科的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和薄叶杜鹃(Rhododendron leptothrium)为主.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枯立木贮量较高为(3.9±0.7)t*hm-2,生物量的树种分配以腾冲栲(Castanopsis wattii)和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