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28篇
  121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熏蒸灭菌对连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壤熏蒸灭菌的方法,分析了连作土壤灭菌对盆栽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熏蒸灭菌对马铃薯主要光合特征参数影响规律较复杂,连作时间长短对叶片光合能力有显著影响;连作土壤熏蒸灭菌后,马铃薯具有较低的光合强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较高的胞间CO2浓度.熏蒸土壤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水分因子可能是影响马铃薯叶片气孔导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连作提高了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马铃薯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熏蒸灭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利马铃薯生长的环境因素,但马铃薯连作栽培障碍引起的过氧化反应没有完全消除.连作5年、10年土壤熏蒸灭菌提高了Biolog Eco板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与未灭菌相比,培养96h时AWCD分别提高30.9%~41.6%和2.7%~12.8%.连作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利用能力一直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功能多样性也较高,但持续连作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有趋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单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黄斑星天牛危害树木后留下的成虫产卵刻槽、羽化孔、幼虫的排粪孔和打孔注药后所造成的孔洞、伤疤、伤流进行修复,利用愈伤涂膜剂进行涂抹试验,并确定涂药量和涂药时间.促使伤口快速愈合,减少伤流和腐烂病发生.[方法]在树木冬眠初期或早春树木萌动前,将愈伤涂膜剂均匀地涂抹在树干伤口上,以涂满伤疤为宜.[结果]该药剂除了对50 a以上的树木伤口愈合率低外,对其它树木愈伤效果很明显,伤口愈合率可达58.6;,伤流株率下降了41.2;;腐烂病也可降低92.7;.[结论]愈伤涂膜剂在树干伤口上不但能够迅速形成具有透气性强的保护膜,起到封闭、阻隔作用,防止树液流失,而且还具有灭菌防腐,促进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基质(草炭∶蛭石=2∶1,体积比)高温灭菌和不灭菌条件下Glomus mosseae(GM)真菌对芦笋幼苗的作用效果,以"泽西奈特"为试材,研究了两种条件下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GM真菌接种均可显著促进芦笋幼苗的生长,形成对芦笋幼苗根系较高强度的侵染,增强芦笋幼苗对9种矿质元素的吸收;不灭菌条件下接种GM真菌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效果更好,作用更明显。因此,基质不灭菌状态更利于芦笋菌根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Ⅱ.灭菌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苦丁茶饮料的最佳灭菌方法,采用辐射、间歇、121℃,115℃,108℃等方法对苦丁茶饮料灭菌,并对各处理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定物理性状和相对沉淀量。结果表明,115℃和121℃灭菌都能彻底杀死苦丁茶饮料中的细菌和真菌,且前者对饮料品质影响较小。苦丁茶饮料灭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茶汤的亮度、透光率逐渐降低,色泽不断加深,OD420逐渐增大,PH值逐渐降低,形成的相对沉淀量也逐渐增多,其数值在1个月左右发生一次极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武杰  朱飞  赵颖 《大豆科学》2011,30(4):697-699
五香豆于是营养丰富又极难防腐保鲜的食品,进行了利用微波杀菌真空包装技术延长五香豆干货架期的研究.将五香豆干采用耐高温蒸煮袋包装,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在室内常温条件下采用的频率为2450 MHz微波杀菌120~180 s,在(36±1)℃温箱培养7d后,其含菌量不高于GB2711-2003要求,感官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品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2.8、5.7、8.3、10.6 kGy)和电子束(0、2.4、5.1、7.7、10.3 kGy)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研究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葛根提取物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5.1 kGy时,葛根提取物均达到《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为103 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102 CFU·g-1);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7.7 kGy时,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降至10 CFU·g-1以下。此外,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未检出。2种辐照方式均对葛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特征峰的相似度达到1.0,且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0.5%,表明2种辐照方式对葛根提取物指纹图谱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葛根提取物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种辐照方式均不会对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产生显著影响,不影响葛根提取物的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该研究为2种辐照技术,特别是电子束辐照在葛根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灭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热处理对蜂花粉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莎  王斐然  赵柳微  吴黎明 《核农学报》2020,34(8):1754-1762
为探究更有利于保留蜂花粉原有营养和风味的杀菌方法,本研究分别用辐照、超高压和高压静电场3种非热杀菌技术处理蜂花粉,并测定营养及风味的指标。结果表明,7 kGy辐照、500 MPa超高压、30 kV高场强处理对蜂花粉中的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且辐照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超高压和高压静电场对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经500 MPa超高压处理后,蜂花粉脂类含量增加了23.3%,酚酸等活性成分含量增加,且其抗氧化活性降低程度最小,颜色和风味最接近未处理蜂花粉;30 kV高场强处理后,蜂花粉抗氧化活性显著下降、颜色偏深偏暗;7 kGy辐照处理后产生了明显的辐照味。综上,蜂花粉经超高压灭菌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保持蜂花粉原有品质。本研究为非热杀菌技术在蜂花粉加工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机锡化合物作为杀菌剂、杀螨剂、杀虫剂、除草剂、防霉剂等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以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碘化锡等试剂为基本原料,合成了2个含硅混合三烃基锡化合物,利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辐照杀菌对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γ射线辐照红枣的杀菌效果及其对主要有机营养成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枣辐照杀菌效果显著,经3×103Gy辐照处理后,5个红枣样品的微生物数量均达到国家标准;辐照对红枣中总糖、蛋白质、矿物质及VA、VE、VB1、VB2含量和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辐照后红枣中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比辐照前有所增加,但不显著(P>0.05);VC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显著下降(P<0.01),当辐照剂量为3×103Gy时,其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0.5%;辐照对红枣的感官品质不仅无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改善作用。提出了红枣辐照杀菌的适宜剂量为3×103Gy。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坛紫菜及其外生菌群对氯霉素、竹桃霉素和头孢噻肟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将其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组合,优化坛紫菜叶状体的除菌方法,并利用涂布平板、qRT-PCR及16S rRNA测序分析其除菌效果。结果显示,当坛紫菜先以氨苄青霉素(300 mg/L)、卡那霉素(100 mg/L)和庆大霉素(100 mg/L)混合处理18 h,再以氯霉素(50 mg/L)、头孢噻肟(200 mg/L)和竹桃霉素(50 mg/L)混合处理4 d,叶状体的健康率保持在96.3%以上,而对可培养细菌的抑制率达到99.9%。根据qRT-PCR和16S rRNA的结果可知,该种组合方法较前3种抗生素的组合,其菌总数下降41.5%,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其中,假单胞菌、交替赤杆菌、交替单胞菌以及海杆菌等得到针对性的抑制。研究表明,多种抗生素的优化组合能够对坛紫菜叶片的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受到抑制,但仍无法达到绝对除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